第06版:悦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海南破解农贸市场禁限塑“堵点”
低碳生活就在点滴之间
图片新闻
七成受访者认为居民应在平时做好适应工作
保定成立首个环保主题艺术团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珠三角地区社区居民气候认知调研报告》发布
七成受访者认为居民应在平时做好适应工作

 

◆本报记者王琳琳

一份针对社区层面研究气候变化感知及适应行动的报告——《珠三角地区社区居民气候认知调研报告》近日对外发布。这份报告显示,珠三角社区居民普遍认为高温热浪、极端暴雨、持续降雨或洪水、持续或极端灾害等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出行和身心健康方面,人身与财产安全仅排到第三位。

分别有66.7%和72.1%的受访者认为,极端暴雨或持续降雨、高温热浪对日常出行造成严重影响,而认为影响身体或心理健康的比例,则分别为36.7%和42.3%。

在这些受访者看来,高温或降雨带来的影响广泛,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心理健康、环境卫生、水电供应、社交往来、快递服务、花草宠物等方方面面。

从气候认知到对客观天气的感知,再到应对气候变化行为画像,报告希望剖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环,社区、家庭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帮助居民更好地采取适应性行为。

没有与日常生活建立关联,气候变化成为熟悉的陌生词

为了更普遍、更具代表性地反映调查情况,这项由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与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的调查,请来了中山大学行为科学团队参与具体问卷设计。2021年9月-10月,广州、佛山和深圳三地,收集问卷700余份,其中有效问卷500余份。其中女性受访者占比54.4%,男性受访者占比40%,另有5.6%受访者不愿透露性别。受访者的家庭角色认同依次为家庭主妇(27.7%)、一家之主(26.9%)、和父母生活的晚辈及其他情况。社区类型则覆盖机关大院、城市商业住宅小区、宿舍及其他等多个方面。样本特征充分展示了问卷的普遍性和样本意义。

千禾社区基金会环境项目总监何昕介绍,“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听过‘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等气候变化相关的名词,可是提到时,联想到的都宏大的、发生在远方,比如海岛淹没、北极冰盖融化等事件,而没有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建立关联。‘气候变化’成为珠三角社区居民熟悉的陌生词语。”

广东省气象部门专业技术总师、广东省气候中心研究员杜尧东认为,珠三角地区居民虽较多听说过气候变化,但未来仍需加强对其的深度了解。

“社区是防灾减灾、气候适应的前沿阵地,报告中关于居民对气候变化感知和气候变化对社区的影响等调查成果,对做好灾害防御规划,增强灾害防御意识,采取气候适应行动,充分发挥社区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杜尧东说。

储备应急物资,成为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途径之一

为了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珠三角居民做了许多尝试。

今年32岁的佛山人小山和父母住在村改居社区,十分留意暴雨大风的预警信息。因为她每天骑车去附近单位上班,下过暴雨后村口路面常常积水,导致通行十分不便。刚刚毕业一年多的大学生小真也是如此,下过暴雨后,所住公寓附近的路面上常常积水。

与小山、小真做法相同的还有很多,调研发现,面对极端天气,留意天气、主动躲避、储备应急物资(包括家电、日用品、医疗物资和粮食)成为珠三角社区居民三种主要应对路径。其中,留意或主动获取极端天气讯息与知识的为67.1%、主动躲避极端天气的为60.6%,购置防晒装备的为40%。

此外,购买低耗家电用品也是应对措施的主流,35.8%的居民会储备饮用水和干粮,27.9%的居民改善家中排水系统、29%的居民种植花草树木来应对高温天气,少部分人(12.7%)购置了发电设备。

但是,居民对自身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并不自信。自我评估发现,只有一半左右的居民认为自己家庭有一定的能力去应对气候变化。受访者认为其家庭或个人储备最为充足的是了解预警资讯的渠道和方法(35.2%)、家中有青壮年劳动力(31.73%)以及互助的社会资源(30.38%)。

政府、企业、媒体,谁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主体?

那么,谁应该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主体责任?

调研发现,珠三角受访者普遍认为,政府、科研机构和公众是应对气候变化责任的关键主体,企业、媒体、商业机构在公众印象中,并不是核心责任。

今年45岁的国企员工周先生就表示,面对炎热的天气,自己缺少适应高温天气的知识和技能,社区里也没有共同行动的氛围和环境。至于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则有政府和科研人员想办法应对。

但是,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也有很多珠三角居民认识到了公众作为责任主体的紧迫性。七成受访者觉得,居民应该在平日做好适应工作,如种植花草树木。

在社区集体层面,居民也十分渴望接受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培训和气候教育,最渴望的三大公众活动形式是共建花园(57.5%)、读书会(50.2%)以及观影活动(50%)。

“既能学习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在下班后丰富社交和精神生活,何乐而不为?”小真期盼着社区采取更多的行动,调动居民更多积极性来丰富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和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