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境界-文化
3上一版
 
以自然呼唤内心
《祁连山国家公园》入选优秀纪录片
向太阳致敬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2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画家董鹤的“人间四季”
以自然呼唤内心

松瀑。董鹤
 

◆本报见习记者 于天昊

最近,一场以“人间四季”为主题的个人画展在上海徐汇区龙美术馆举办,展出的作品都出自一名叫董鹤的画家之手。一直以来,董鹤身上还有一个标签:“苏菲玛索认可的中国青年画家”。

那是多年前在上海的一次展览上,一位“神秘人”收藏了他的画作,并用欧元结账。

那时,董鹤并没有多想。直到某天夜里,他被一通电话吵醒。电话那头说,苏菲玛索来了北京,想见见他。

睡梦中的董鹤没有反应过来,问了句“哪个苏菲玛索?”

直到得到确切的答复后,董鹤才恍然清醒。与苏菲玛索见面的那天,他兴奋得一夜未眠。

“她的出现让我增加了一个重要藏家。但对于我之后的创作没有任何影响。”董鹤坦言。

对于创作,董鹤一直有着自己的坚持,他的一幅幅作品以及所要传达的理念,或许才是吸引地球彼端收藏家青睐的关键所在。

“人”越来越小了

对比董鹤早年的画作和近几年的作品,最直观的感受是:“人”变得越来越“小”。同样的画布中,自然风景、宇宙时空、生与死的主题占据着越来越多的画幅。“人”的踪迹甚至遍寻不见,只有磅礴而下的瀑布、幽暗深邃的海底、明艳动人的花朵……

“人”渐渐地走出了董鹤的画框,却一直没有离开绘画的核心。

“人的描绘,一直是绘画中最重要的任务。”董鹤说,“因为我一直在探讨生命的进程和生死之间无限循环的存在,所以,我也会用人作为画面的主角,把观者带入进来。

就像被苏菲玛索收藏的作品《谁将为你点燃烛火》和《危险,失重》那样,董鹤曾经用人物的肢体动作、表情、服饰,表达自己对生命、死亡、存在和记忆的思考过程。人物总是在显眼的地方,丝毫不弱于周围的环境,呈现出一种极具风格的代入感和情绪感。

而随着创作经历的不断丰富,他的关注点开始有了变化。在东北考学的那段期间,风景开始走进了他的视野。

“刚开始学习油画的时候,我会模仿一些中国式的古典绘画,画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摆拍动作。当时画面的背景基本都是室内空间。后来,我开始关注周围荒芜与空旷的自然空间。”董鹤说。

后来,母亲的去世,让董鹤在伤痛之余,开始思考“生命”的议题。“那个时候,我开始在意人和物的‘生命状态’,这种对生命生死的关切,一直持续到今天。”

“我从小喜欢宇宙、星空,还有未知的神秘感。随着绘画历程的推进,我开始逐渐结合自然界、宇宙世界的宏观看法。”董鹤说,“这个时候,‘人’和人类身边的生命,都在时空和自然法则下,显得格外渺小又微不足道。用更广阔而沉重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人’只是世界的一分子和一个元素,不能代表其他物种,也不能凌驾其上。”

关注点与视角发生了变化,让“人”在董鹤的作品中缩小到一个黑点,甚至消失不见。于是,他的作品中,越来越多宏大架构的题材开始出现,更多意识世界的自然景色被定格下来。

独特的“生命”世界

董鹤的笔下,许多生命都带着一种生机盎然、却夹杂着一丝蛮荒和原始的姿态。

与现实世界不同,艺术的创作不拘泥于物体本身的物理结构、色彩,而是可以抛开现实中条条框框的束缚,完全地构建意识中的世界。

“所有我想创造的世界都可以在作品中呈现,这里没有自然界的各种规律,可以说就是我的世界。”董鹤说。

于是,所有的花朵都生长成为董鹤喜欢的样子,变成他想要的颜色,他笔下的瀑布同样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它们都是董鹤内心的投射。

“瀑布川流不息、绵延不绝,孕育了最为壮观的生命。我们在受到震撼的同时,也惊叹着地球上多样的生命形式。”董鹤说,“无论是我的花还是瀑布,抑或是海洋和星空,它们都承载着我对生命存在的解读。”

在他作品中的海洋、花朵,甚至是骨架,都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灵性,甚至可以感受到这些自然界的“代表”们,对孤独而渺小的人类传达的“问候”。

董鹤的画中,“人”从一个被展示的主角,变成了画面的旁观者。“人”看到的,是浩瀚宇宙、广袤自然的一处小小角落,但即便是匆匆一瞥,也足以让人感受自身渺小得如沧海之一粟。“作为世界的感受者和观察者,人类应该更多地亲近身边的山水鸟兽,感恩自然和四季。”

艺术家,是时代中的讲述人

艺术蕴含着强大的力量,但它的声音又是渺小的。

在董鹤眼中,只有在意和关心艺术的人,才能看到艺术的本质。而那些对艺术不予理睬的人,则无法被艺术唤醒。

在如今快节奏、快生活的时代背景下,还有一些一直关注艺术的人,这让董鹤感到幸运。

“艺术家不直接创造财富,他们更多时候是在进行价值观念的输出。述说着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董鹤说。

在画作前,如果你能听到瀑布倾斜而下的水声,闻到花朵绽放的香气,感受到耳边吹来森林的风,在董鹤的定义中,“说明艺术已经在你的内心激起了波澜”。

这种通感,就是艺术家与观者沟通之门的钥匙。

“当你细心地听,你会发现,如今我们看待世界和生命的方式有些太简单粗暴了。但是,艺术所产生的能量和影响也非常有限。当利益和自我充斥在头脑中时,人的内心是听不进任何低语的。”董鹤说。

作为手拿画笔的人,董鹤觉得艺术作品或者说艺术本身的影响力仍然存在局限。但即便这样,他也坚持认为,“发声”是必须做的。

“时代和科技的变化,影响着世界上的所有人。”董鹤说,“只是每个人接受和变化的速度有所不同。我们艺术家这个群体,可能都在重建价值观,重塑对待世界的看法。”

“艺术家是一个幸运并且幸福的职业,我们在做着一件让自己和他人都很愉悦的事情。”董鹤说。

董鹤的创作还会一直继续下去,他仍然会保持艺术家的热情,用一幅幅平面的世界,构建出人与宇宙生命对话的广阔空间。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