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林霞 通讯员 周诺涵
2022年春节上班伊始,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起来,一边参加九江市举办的生态环境培训课程,增长业务知识;一边服务全市项目发展,为优化营商环境尽力。
“在参加市里拟招引的光氢储项目联审会时,我向客商解读水电解制氢项目工艺中有化学反应过程,属于化工类项目,这在共青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于禁止类项目,很难落户;另外新建光伏项目要避让生态保护红线。”近日,共青城生态环境局局长周英途一见到记者就说起此前参加会议的情况。
周英途表示,在会上他还告诉投资方,光伏+水电解制氢新能源项目属于环境影响较小的新能源类化工项目,共青城生态环境局将全力以赴做好服务。
不仅说清楚项目落户存在的环保难题,还如实告诉对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是共青城生态环境局的一贯做法,事先提醒做到位,既让决策层心中有数,也让投资方心里踏实。
不仅如此,共青城生态环境局还倾心帮扶企业,积极帮助已落户企业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
共青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有200多家企业,每年共青城生态环境局都对其中的70余家重点监管企业进行1-2次环保“三同时”全面体检,并将体检出的问题清单逐一下达给企业,落实专人点对点督促企业按时逐项整改。
亚华电子是共青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明星企业、用工大户。投产初期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偏弱,共青城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反复多次上门主动服务,并针对企业污水处理厂运行不稳定、固废处置难等问题,及时主动帮扶,同时多方打听周边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运维管理较好的第三方技术单位,并请第三方相关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解决企业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让企业切实提高了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主动积极做好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1年,共青城市还落实《江西省生态环境厅适用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规定(试行)》,对11家未批先建企业不予处罚。”周英途介绍。
共青城宏飞纺织有限公司为化纤制造加工行业,年产4500万米化纤布料,按照相关规定,企业需依法办理环境影响报告表。共青城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发现企业存在“未批先建”的环境违法行为后,督促企业完善相关环评手续。鉴于此建设项目“未批先建”的违法行为对环境影响较小(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废水无外排),且及时纠错,积极配合停产补办环评手续,尚未产生危害后果,符合“不予处罚”的规定。
这是九江市共青城生态环境局综合运用整改、约谈、建议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将严格执法和教育引导有机融合,让企业在生态环境“有温度执法”的氛围中获得容错支持和发展空间。
“生态环境工作人员务实的作风,让企业落户前心有底气,落户后心有温暖,让企业的发展更有后劲。”江西澳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焕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