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境界-知行
3上一版
 
寓教于乐倡导全民行动
个人如何参与碳交易?
后冬奥时代:将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几何?
图片新闻
到2025年每县都有自然教育学校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2年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综艺节目聚焦减碳话题
寓教于乐倡导全民行动

 

◆本报见习记者 尚玉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热词,低碳的理念正在以多种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日前,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最新一期节目就选择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主打内容。

一档综艺节目为何关注减碳话题?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普通人又该如何行动?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天天向上》导演组及节目嘉宾。

◎鼓励更多年轻人关注绿色新领域

对于为何将栏目内容聚焦在碳达峰碳中和,《天天向上》本期节目总导演陈静解释道,近几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这无疑为人类敲响警钟,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除此之外,节目还希望向观众介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正确做法,认识到这一行动能为新能源产业带来商机的同时,也能改善我们的环境质量。”陈静说。

在本期节目主创导演谭宇锋看来,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率先提出碳中和的目标,展现了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但公众个体参与碳减排、践行低碳生活的意识尚需提高,《天天向上》有责任也有义务普及这些知识。

“一期90分钟的节目不可能面面俱到,”谭宇锋说,《天天向上》导演组在选择助力代表时,从最接地气(首个碳中和主题公园)、最新颖(碳达峰碳中和衍生出的新兴职业)、最骄傲(全球最大塔拉滩光伏园)、最时尚(环保达人)等4个方向来筛选。

在本期节目主创导演黄艺看来,碳中和主题公园提供的日常休闲场所,能在寓教于乐中普及低碳知识;碳交易师朱伟卿代表着促进碳中和发展的新兴职业;塔拉滩光伏园的建立不仅能发电,而且可以改善环境、促进农业生产;新材料设计师宋悠洋则为公众展示如何把食物残渣变成新材料,将废弃物设计成好看实用的生活物品。

主创导演陈斯说,各方代表的加入,能带领公众更全面地了解碳知识,鼓励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新行业,增强个人参与感,推动公众从日常生活和点滴改变做起。

◎日常生活如何减碳降碳?

节目还邀请到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作为嘉宾。

当被记者问及为何会来参加《天天向上》时,柴麒敏表示,以前参加的都是专业性访谈,这是第一次参加综艺节目。

“一开始有点顾虑,但想到能够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公众科普碳知识,也是将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中关于‘绿色低碳全民行动’中的宣传引导方针落到实处,让更多青年人理解感受到碳中和的使命和魅力。”柴麒敏表示,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持续推动碳中和进程,但是政府引领推动只是第一步,还需要企业、公众的共同参与。

然而,很多人认为碳达峰碳中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其实不然。

首先,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的强度、频度,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其次,洪涝、台风、干旱、森林大火等气候灾害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除此之外,还会加剧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助力碳中和呢?柴麒敏表示,一是需求引导,鼓励公众购买绿色低碳产品,如节能家电、低碳电子产品,有条件的可以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二是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公共交通;三是推动家庭智慧节能,注意节水、节电、节气。

柴麒敏进一步阐述,要在节能降碳的同时,不降低生活品质,那就要依靠新技术。如家庭智慧能源管理,国内外已有很多案例。其系统能够智能识别周围环境,对于不必要的消耗,可以自动转换到节能模式,这也成为未来生活发展的新趋势。

◎实现碳中和,做智慧“减法”

实现碳中和,会加重生产生活的负担吗?是不是要做“减法”?从专业角度来看,柴麒敏对此并不认同。

“过去30多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实践,很多都是在做经济的‘加法’。”柴麒敏指出,一是经济效益,有很多大量的新增投资,如2020年对能源转型的投资已超过5000亿美元,绿色低碳的市场总投资已达到万亿级的水平,我国10年来此类投资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大大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二是社会效益,仅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到去年为止,就新创造了约450万个就业岗位;三是环境效益,能够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从源头改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大幅降低常规污染物排放。

如今,要智慧地做“减法”。在柴麒敏看来,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不是不排放,也不是“一刀切”地限制传统产业的发展,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柴麒敏在节目中向公众介绍,碳达峰碳中和背后折射的是气候变化问题。这一目标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碳排放增加的同时碳吸收量大幅下降,由此导致的全球碳循环失衡问题。

该如何理解碳达峰?“就像爬岳麓山一样,爬着爬着就到顶点了,接下来就开始往下走,它呈现的是发展阶段的特征。”柴麒敏生动地解释说,要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排放不再增长。

对于碳中和,柴麒敏认为,只靠自然系统或许还不够,还需增加碳移除技术,借助科技力量实现平衡的状态。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