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沿岸百姓的幸福感水涨船高
“海绵城市”理念融入乌鲁木齐城市建设与百姓生活
瞄准地方和企业转型需求 加大科技帮扶力度
图片新闻
保护和发展都应该重视当地居民利益保障
发展永远是主题 保护永远是前提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3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护和发展都应该重视当地居民利益保障

 

上接一版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17000多名牧民走上生态管护岗位,成为园区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这让闵庆文看到了“当地人”的力量和他们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作用,也看到了他们对家园的生态和文化所饱含的深厚的感情。这让他坚信,当地居民对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有着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他们应当是国家公园的主人和保护的主力军,也应当是保护的最主要受益者。

从2005年起一直致力于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让闵庆文成为这个领域的“元老”。他常常带着团队跋山涉水,深入乡野,探究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与当地政府和农民一起探索保护和发展的途径。

“这些年,我思考最多的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有什么关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粮食安全这些国家重大战略中有着怎样的意义?在新形势下如何传承与发展?” 闵庆文最大的愿望是,让农业文化遗产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农业文化遗产地有更好的发展。

“不能期望一个提案能解决所有问题”

多年来,闵庆文及其团队的努力和辛劳渐渐见到了成效: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越来越多的充满先民生态智慧、体现人地和谐理念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走向了世界。

玉汝于成。“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些重要的农业遗产保护了下来,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乡村文化得到了传承,农业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也提高了。”闵庆文的话语中透露出欣喜,“可以说,中国在这一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探索出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的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理念与途径,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但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是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还是探索国家公园建设,难关与挑战始终存在。

“发挥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建设中的作用,让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更好发展,让生态与文化相得益彰。重视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的生态、文化与经济价值,建立多部门协同保护机制,让我国农业宝贵财富和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耕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闵庆文希望通过提案,进一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不能期望一个提案能解决所有问题。” 闵庆文始终以学者的理性面对着现实,“在今后的履职活动中,我仍将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力求为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