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我喜欢做实验,多干总不会差的”
图片新闻
无锡为什么要花一百亿元治太湖?
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3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喜欢做实验,多干总不会差的”
——记二○二一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一级主任科员王利华
 

◆本报记者李莉

谈到“核与辐射”,恐怕很多人在陌生的同时又存有一丝害怕。辐射是一种射线,人很难感知得到,却又遍布于环境中。核与辐射环境有没有变化、有没有超标,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动态监测。

刚刚获得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的王利华就是这样一位技术人员。作为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一级主任科员,她在监测分析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做实验、做分析,必须一丝不苟,还要耐得住寂寞。这是个脑力活儿,也是个体力活儿。为做好一个实验,有时候需要多批次反复比对验证,甚至从早忙到晚,连饭也顾不上吃。每次出差经常乘坐最晚那班火车,实验室里常常最晚离开……这已经成为王利华的日常。

牢记使命,练就扎实本领

2001年大学毕业后,王利华进入江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现为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工作。入职面试时,王利华的一句“我喜欢做实验”,至今让单位领导和同事印象深刻。

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分布是痕量级的,测量其含量需要采集大量的样品进行反复富集、浓缩和提纯。

“一个样品至少需要几周的预处理,有的流程还不能间断,加班加点甚至通宵工作是常有的事,把一个个数据准确分析出来,再输入国家数据库,身体再累心也是美的。”谈及工作,王利华成就感满满。

二十年来,王利华承担了田湾核电站监督性监测等多项任务,每年审核数据上万个,始终保持零差错,为助力和平利用核能与核技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承担多项能力建设、实施实验室现代化改造、提升江苏省核与辐射监测能力和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等工作,为创建全国一流辐射类实验室作出了突出贡献。

有人说,环境监测是枯燥、乏味的,但在王利华看来,环境监测是鲜活、生动的,每个化学反应,每步操作

流程,每个监测数据都诉说着样品的性状、环境的变化。

勇挑重担,展现巾帼风采

“全国三八红旗手”“最美基层环保人”“江苏省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技术能手”……这些荣誉都是王利华用实干赢得的。

2004年,田湾核电站运行后,王利华承担了新的监测任务,但苦于没有现成的标准方法。她研究了大量资料,咨询专家学者,制定了技术路线。缺设备,就自己绘制结构图,联系厂家生产,开展性能测试,最终研制出好用耐用的前处理装置。缺方法,就自己摸索,反复测试不同样品,精确掌握各环节的影响因素,建立兼具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分析方法。目前,这一方法已获批江苏省地方监测标准,今后或将升级为国家环境监测标准。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王利华临危受命,白天率领团队奔波在南京、无锡等地机场,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手提沉重的测量仪器,采集样品,监测日本回国飞机表面辐射水平。晚上则加班分析、汇总数据,上报结果。

2014年5月,南京发生一起Ⅰ类放射源丢失的重大辐射事故。丢失的放射源活度高、危险性大,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王利华积极配合现场应急指挥部制定周密的监测和处置技术方案,确定厂区周围36平方公里的搜寻范围和点位布设要求。经过两天两夜不间断搜寻,终于成功锁定放射源位置并进行了安全处置。

她常说,做这一行,就是不要怕吃苦。沉下心、钻进去,认真对待每个样品、每个数据,“多干总不会差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