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甘肃强化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助力治污攻坚
“老胡河长”和他的巡河之旅
云南曲靖全力整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
新疆部署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环境部公开中碳能投等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
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2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成“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构建全链条监督管理体系
甘肃强化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助力治污攻坚

 

◆汪蛟

建成覆盖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和重点工业城镇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实现沙尘立体监测;具备地级城市7天空气质量精准预报和10天—15天趋势预报能力……

近年来,甘肃省持续巩固监测领域改革成果,优化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快推动监测能力水平提升,致力强化监测数据质量管理,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

9网1质控1平台,建成“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要求生态环境监测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全面摸清底数、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于2017年2月印发实施了《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高层次、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供了指导和遵循。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监测处处长徐全喜介绍说,“十三五”以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先后组织编制完成了《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制定下发《甘肃省环境保护系统〈落实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及任务分工》,将建设内容细化分工至各相关部门、单位,协同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同时,按照“9网1质控1平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构架(环境空气监测网、水环境监测网、土壤环境监测网、噪声环境监测网、辐射环境监测网、污染源监测网、生态状况监测网、应急监测网、预报预警监测网,质控体系,大数据管理平台)全力推进全省生态环境网络监测建设,初步建立起覆盖气、水、土、声、生态、辐射等要素的“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截至目前,甘肃已建成由184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组成、覆盖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和重点工业城镇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由508个地表水、98个地下水、106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断面(点位)及41个水质自动站组成的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由1293个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和1184个省控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组成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由2902个手工监测点位、139个自动监测站组成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由52个国控点、33个省控点及15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组成,覆盖全省14个市州的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网;涵盖674家排污单位2123套自动监控设施的污染源监测网;由56个省网沙尘地面站、26台激光雷达组成的沙尘立体监测网,并纳入“一带一路”雷达网;建成甘肃省省市环境空气质量一体化预报平台,目前已具备地级城市7天空气质量精准预报和10天—15天趋势预报能力。

建立监督管理机制,保障监测数据“真、准、全”

为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甘肃制定印发了《甘肃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案》,开展了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规范体系、加强智慧监管、提升技术能力、开展专项检查等举措,稳步提升了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和公信力。

据了解,甘肃省为进一步强化警示震慑作用,推动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行业自律的长效机制,开展了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按照《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要求,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监测能力、量值溯源、质量控制、体系运行等方面的检查考核,及时通报检查考核结果并督促问题整改。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发现一起、严查一起、通报一起,并将相关机构列入“黑名单”。

通过三年的监督检查,甘肃省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健全了生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控制体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全面形成,从而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独立、公正开展工作,保障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同时,甘肃省还每年制定完善《全省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将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测、生态状况监测的全领域、全过程、全要素纳入数据质量监管范围,建立了省级牵头、市级监管、多部门配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定期将监督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全面落实“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主体责任。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还制定印发了《甘肃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管理办法》《甘肃省污染源监测与执法联动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强对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的日常监督管理;建设完成颗粒物手工比对滤膜称重中心、臭氧量值溯源传递实验室等,从技术上有效保障生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建设完成了“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智能管理系统”,实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控管理从“人管”到“机管”的转变,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溯源提供了保障。

为实现监测质量智慧监管,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依托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对全省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的各类环境监测过程进行实时化、网络化、自动化和可视化的质控管理;建立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将实验室业务流程和监测仪器、实验设备、化学试剂等资源进行有效关联,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督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此外,甘肃还不断提升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组织开展全省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每年参加考核人数均在500人以上。通过考核,进一步规范监测操作程序,提升环境监测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组织开展“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在广大监测人员队伍中营造扎实学习专业理论、刻苦钻研监测技术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将对标“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陆河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总体思路,持续推动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构架,进一步组织优化调整监测点位布设,推动传统监测向高质量监测全面转型,实现对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的全覆盖,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