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气治理,让北京更有魅力
扎实推进木里矿区综合整治
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要求
图片新闻
医废100%及时有效收集处置 防疫物资生产项目优先审批
压实责任确保医废污水无害化处置
为保障民生筑牢基石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22年3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保障民生筑牢基石

 

上接一版

强弱项,补短板——

深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相对艰巨,亟须强弱项、补短板,提升治理能力。”苏克敬说,“比如,我国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基础相对薄弱。”这体现在多个方面: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对农业面源污染尚未建立统一的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反映源头污染和削减情况;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点数量较少,没有形成统一的全过程监测网络,无法实现从农田迁移到水环境的污染物跟踪监测。

“因此,今年我们将打出‘组合拳’,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提升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监管水平,配合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逐步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苏克敬说。

此外,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还存在突出短板亟待补齐。比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低,因地制宜的技术体系尚未建立,有些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行,长效机制尚不健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刚刚起步,“十四五”需要完成4000多个较大面积的黑臭水体整治,涉及生活垃圾污水、养殖和工业等各类污染源,系统整治难度较大,同时地方工作基础薄弱,面临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难题。

“为此,今年我们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分区分类治理。指导各地按照平原、山地、丘陵、缺水、高寒和生态环境敏感等典型地区,分类完善治理模式。督促各地核实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有序完成整改,提高设施正常运行率。同时,系统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指导各地针对黑臭水体问题成因,以控源截污为根本,综合采取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优先整治面积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水体,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在治理任务较重、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支持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试点。”苏克敬说。

此外,土壤生态环境司将继续发挥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等政策引导效应,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整市(县)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围绕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工作,组织成立国家和地方技术团队开展帮扶指导,宣传推广典型案例,着力提升治理成效。

完善标准,强化试点——

分批分步骤制定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

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一系列文件,针对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和短板,筛选北京市丰台区等19个省份的21个市(区),作为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拟通过3年时间,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地下水生态环境管理和技术模式。

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既是2021年我国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亮点工作之一,也是今年土壤生态环境司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初步启动,建设经验相对不足,运行保障等工作机制还需要探索完善。试验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治、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调查评估等重点工作组织实施难度较大。”苏克敬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将通过专家帮扶、调度交流、项目申报等,督促试点地区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充分探索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划分和保护等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新方法、新理论,构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与此同时,苏克敬强调,要解决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亟须完善技术标准。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强防渗改造、封井回填、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分批分步骤制定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标准规范,构建形成涵盖调查评估、污染预防、风险管控、修复技术指南等领域的标准体系。

“土壤污染的形成非一朝一夕,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当前严峻的土壤环境形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既要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更要磨砺打持久战的耐心,久久为功,守护好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水缸子,也为美丽中国建设筑牢基石。”苏克敬说。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