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核与辐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海盐居民过了一个有暖气的冬天
华北监督站完成田湾核电站封闭管理期间监督任务
石家庄高新区全面加强辐射安全监管
西北地区辐射环境监测数据 获取率均在90%以上
核安全文化推进工作室来了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2年4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核能供热破解南方供暖难题
海盐居民过了一个有暖气的冬天

图为核能供热项目工作现场。 吕铭摄
 

◆本报记者孙浩

说起暖气,不少南方人心情复杂,他们调侃地说,不管冬季天气有多冷,自己只能靠一身正气过冬……但是,作为南方首个核能供热项目,浙江省海盐县的部分居民在2021年冬季率先用上了核能供热,度过了一个有暖气的冬天。

秦山核电基地建设核能供热示范工程

“处于阴面的房间,之前整个冬天都十分阴冷,现在暖和多了。”

“刚缴完暖气费,比去年便宜了近2000元,经济又环保。”

随着天气转暖,首个核能供热季正式结束,在浙江省海盐县枫叶村,村民们纷纷点赞核能供热。

“低碳”“经济”成为海盐核能供热首个周期的关键词。

驱车从海盐县城出发,沿翁金线一路向南,行至秦山脚下,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秦山核电基地就坐落于此。

浙江海盐核能供热示范工程正是利用秦山核电基地机组剩余热功率向海盐县公建设施、居民小区及工业园区提供核能供热。

目前,项目已实现海盐县城区3个居民小区稳定可靠安全供热,海盐县老年公寓也已具备供热条件,供热面积近46万平方米、惠及近4000户居民。

北有山东海阳,南有浙江海盐。目前,国内两大核电基地所在地相继进入核能供热时代。

核能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是破解南方供热瓶颈,实现清洁供热的理想替代能源,发展核能供热也是落实低碳清洁能源战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突破口。

“项目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多项管理创新和技术突破。”秦山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潜告诉记者,通过自主设计,制定了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球首座全模块化核能供热首站建造方案,现场安装仅耗时40小时,通过数字化模拟,改进施工方法,成功破解了南方地区的热力管道敷设难题。

首个供暖季,核能供热主管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首批核能供暖用户带来了良好体验,居民反响积极。同时,海盐县其他居民和工业用热企业,对核能供热表达出强烈需求。

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1年可节约电能消耗1.96亿度

根据规划,核能供热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具备150兆瓦的核能供热能力,年供热量将达到70.4万吉焦,可以满足40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

秦山核电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邹正宇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个供暖季,居民住宅的供暖费约为每平方米30元,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居民住宅,供暖费约为3000元,较居民常用的用电取暖方式,费用得到大幅减少。”

邹正宇表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相对于南方地区用电取暖方式,每年可节约电能消耗1.96亿度,相当于每年可减少燃用标煤约2.4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817吨、氮氧化物908吨、二氧化碳5.9万吨,对海盐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有着重要意义。

带来温暖和实惠的同时,有人会问核能供热安全吗?关于核能供热安全问题,海盐居民心中自有杆“秤”。

在项目推广过程中,秦山核电在海盐县做了广泛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居民对核能供热的接受度在90%以上。这也是秦山核电入住海盐县40多年、安全发电30多年,实现企地融合发展的有力见证,海盐县的居民越来越了解核、接受核、放心核。

邹正宇进一步表示,核能供热是将核电站产生的部分热量传递给热力公司,再经过供热管网送至终端用户的过程,由5个回路完成,中间只有热量交换,没有介质的交换。

“用户接触到的是经过层层隔离过的充分安全的水,并通过三回路与二回路的压差设计、增加辐射监测装置等措施,实现多重屏障防御,确保核能供热安全可靠。”邹正宇说。

广泛而深入地进行科普,让公众接受零碳能源

为了让大家能进一步了解核能供热,2021年秦山核电组织开展了核能供热卡通形象评选活动,经过全网征集、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确定活泼热情的“暖核宝宝”卡通形象,拉近了居民与核能供热的距离,居民们用得也更加安心、放心。

同时,秦山核电在位于海盐县的全国最大的核电科技馆设立了相应专区,面向社会开放,并制作播放了专题科普宣传片。

如今,随着核能供热示范工程的建设和推广,海盐公众切身体验到了核能供热的优越性,零碳、环保生活理念也潜移默化地根植于人们心中。

不仅在海盐,在寒冷的东北,红沿河核电厂核能供暖项目计划于今年6月正式实施厂外开工,预计今年冬季供热期能够实现对周边红沿河镇的供暖。

下一步,秦山核电将立足民生,积极拓展海盐县居民小区、公建设施的核能供热工作,把核能供热的民生工程进行到底。同时,将在秦山工业园区探索核能工业供热,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零碳能源。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