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美丽中国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临沧千年茶山成百姓致富靠山
我拍大美中国
一村一品推动全域生态游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2年5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沧千年茶山成百姓致富靠山

左图:拥有3200多年树龄的世界最古老茶树“锦绣茶尊”
右图:白莺山村古茶作坊点晾晒的茶叶
蒋朝晖摄
 

◆本报记者蒋朝晖

今年五一假期,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漫湾镇白莺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维强又出新招,他把以“二嘎子”“黑条子”“本山”“白芽子”等12种古茶树命名、附有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商标注册证的茶叶新产品——“白莺山十二味”正式推向市场。这意味着,当地连年看好的春茶销售又有了新卖点。

白莺山被誉为“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村民依托良好自然资源环境发展茶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成为临沧市持续抓实古茶树保护,做大做强茶产业,带来实实在在生态红利的范例。

前不久,记者专程前往临沧市临翔区昔归、云县白莺山、凤庆县锦绣村等地,探访千年古茶园在当地群众精心呵护下生生不息的精彩故事。

好山好水孕育出上品好茶

临沧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两大水系的地理分水线上,北回归线穿境而过,“两洋分水、太阳转身”的独特地理区位,让当地拥有了四季如春、光照和降水充足、无霜期长的气候优势,尤其是花岗岩、片麻岩发育的酸性黄壤、红壤和棕性森林土地,成为大叶茶宜种和优质高产的最佳条件。著名气候学家吕烔称誉临沧为“生物优生地带”,是茶树生长的“天堂”。

采访期间,记者无论在清流奔涌的澜沧江边,还是在白云环绕的座座高山上,都能看到漫山遍野自由生长、枝繁叶茂的茶树。

在忙麓山昔归古茶园,只见眼前一片翠绿,茶树嫩芽满枝,三三两两的村民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手脚熟练地攀树采茶。

昔归出好茶,在业界享有“茶皇后”美誉。临翔区邦东乡乡长王建龙给记者介绍说,昔归村背靠大雪山,面朝澜沧江,形成了雾气大、湿度大、日照强度低、早晚温差大的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200毫米,土壤赤红壤富含腐殖质,土质疏松,具备茶树生长所需要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昔归茶叶的优良品质。

与分布在海拔750米—900米的忙麓山半山之间的昔归茶不同,海拔1800米—2300米之间的白莺山茶则是“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典型代表。

位于大丙山主峰中部、隔澜沧江与无量山相望的白莺山,背靠大丙山野生茶树群落,雨量充沛、土壤细腻、日照充足,拥有种植云南大叶种茶的最佳环境。产出的白莺山茶品质优良、口味独特,深受爱茶人士青睐。

今年4月召开的第六届昆明春茶周新闻发布会上,云南99座山头的春茶原料实时价格显示,临沧产区46座山头毛茶均价格不菲,其中白莺山二嘎子茶售价每公斤1200元—1600元,茶原料仍供不应求。

据有关专家考证,临沧市境内的大叶种茶大多生长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北回归线附近,是世界上质地最好的生态茶。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认为,世界最好的茶叶在中国,中国最好的茶叶在云南,云南最好的茶叶在临沧。

依法依规强化古茶树保护

临沧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临沧市现有茶园173.4万亩,其中古茶园66万亩,面积位居云南省第一。千百年来,当地各族群众与茶树协同进化、相生相伴,自觉把保护古茶树资源、守好绿水青山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行走在白莺山村,树形高大、枝繁叶茂的古茶树随处可见。55岁的罗维强略显激动地向记者介绍说,村里有古茶园3600亩,茶叶品种12个,百年以上的茶树有180多万株,千年以上的两万多株,已发现存活树龄最大的“二嘎子”茶王,树龄2800多年。

罗维强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古茶树资源,是祖先们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更是大自然馈赠的珍贵礼物,每一位村民都有责任有义务守护好这一方绿水青山。

据了解,近年来,漫湾镇重点从三个方面强化白莺山古茶园保护。一是推行生态生产生活方式。提倡电力能源替代传统木炭的生活方式;推行去农药、去化肥的生产模式,最大程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施人工除草,使用太阳能灭虫灯和粘虫板杀虫灭虫。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大丙山水源地保护区,取缔一批非法种植、养殖产业,确保茶园水源干净。对影响茶叶品质的核桃树实行批次替代种植,不断构建和优化茶园生态产业结构。三是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建设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健全垃圾清运处理制度、污水排放约束制度,确保古茶园周边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罗维强说,村里坚持采养结合,让茶叶自然生长,古茶树叶只准采摘春天一季,夏秋季不许采摘;村里合作社对打农药施化肥的茶叶一律不收。

生长在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香竹箐自然村一农户承包地土坎上、高达10.6米的锦绣茶尊,树龄已达3200年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最粗大的栽培型古茶树,受到临沧市各级各部门的特别保护,如今依然生机勃勃。

据了解,临沧市政府还为这株最古老的茶树出台了专门的保护办法——《临沧市锦绣茶尊古茶树保护实施办法》,对古茶树进行挂牌保护,并专门建设锦绣茶尊公园。每年,有专门的财政预算安排,并在春季进行一次保护性采摘,以保持古茶树协同进化特性及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征。

小湾镇党委宣传委员杨雪介绍,目前,保护区核心区设立了气象观测点,人工智能安防系统实行全方位实时监控,气象、茶叶、林业、生态环境等13个部门为这棵古茶树提供服务保障。

据了解,一直以来,临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强化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出台了《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保护、修复和改善古茶树资源生态系统、生态人文景观和农耕文化传统,持续开展古茶园、古茶树普查认定挂牌保护工作,建立古茶树资源数据库,推进古茶树资源管理数字化。

漫湾镇副镇长字学文告诉记者,镇里在依法依规认真做好古茶树保护的基础上,正在加快推进古茶树“一库四平台”(千年以上古茶树数据库、与一线城市的产品线上交易平台、茶生长环境监测平台、产品溯源平台、茶旅文化景点展示平台)建设。同时,还将联系县检察院共同创建白莺山古茶园公益诉讼保护基地。

按照相关规划,临沧市将于2023年实现全市栽培古茶树资源100%挂牌保护,完成古茶树资源档案库、数据库建设,实现重点古茶树、古茶园“一树一码”“一园一码”与数据库链接。

做大茶产业助民倍享红利

在茶农眼里,古茶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保护好古茶资源同时发展好茶产业,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是他们的最大愿望。

近年来,临沧市把高水平保护古茶园和高质量发展茶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古茶山持续焕发新活力,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漫湾镇把以白莺山为核心的方圆1.24万亩茶园,统一纳入白莺山茶区进行管理,积极申报白莺山茶地标产品保护,努力把“小山头”打造成“大地标”。白莺山村成立茶叶加工者协会,建立生态古茶园管护章程,统一茶树管护和茶叶加工标准,严格监督落实禁用农药化肥的规定,确保茶叶产品无农残,茶叶品质绿色有机。

在主动返乡创业的彝族村民查怡昌经营的古茶作坊点,记者看到,建在斜坡上的封闭式透明茶叶晒场里,毛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厂房里3台揉茶机正在不停运转。查怡昌说,作坊每年加工毛茶20余吨,产值近400万元,请来的12位制茶师傅都是村里的,每人每月工资1万元。2011年建厂至今,茶叶产品除销往国内市场外,还远销俄罗斯、韩国等。自己家里还有18亩茶园,有古树茶12棵,每年综合收入近80万元。

昔归村茶叶协会会长师尚明告诉记者,以前茶叶市场低迷,大家对古茶园保护根本不上心,只求多采茶叶多赚钱,曾经发生村民为追求茶叶产量把一包化肥全部倒在古茶树下,将茶树活活烧死的情况。现在情况大不相同,村民保护古茶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茶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鲜叶品质明显向好。

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茶叶价格从当时的每公斤2400元涨到目前的每公斤8000元以上。2021年,白莺山村17个村民小组36个自然村544户农户人均纯收入18642元。

据了解,临沧市茶叶产量15.4万吨,约占全国的5%,是全国的产茶大市、全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普洱茶原料基地,茶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2021年,全市茶园种植综合产值258亿元,140万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121元。

临沧市政府明确提出,将重点培育五百亿级茶叶产业,力争茶叶产业综合产值5年翻番。

罗维强说,政府支持茶产业做大做强,给白莺山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白莺山村将着力打造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茶叶基因库、茶种起源地3张名片,抓实差异化发展、一体化推进、数字化建设3项工作,讲好茶叶故事,推动茶旅融合,实现乡村振兴,让村民过上更加幸福快乐的好日子。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