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下一版4
 
担起责任持续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我们在市中心看见了豹猫”
坚持严的标准确保整改质量成效
吉林省级环评审批进入“电子证照”时代
风雪中的排查
加了两根“管线”一天减碳180多吨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在市中心看见了豹猫”
深圳多措并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保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本报记者 刘晶 见习记者 黄颖

“相信吗?我们在市中心看见了豹猫!”

一个,是对栖息环境有着极高要求的珍稀野生动物。

一个,是位于车水马龙繁华都会边的城市湿地公园。

豹猫与都市,原本难以关联的二者,如今在广东省深圳市已成为并不鲜见的生态景象。

“两只、四只、七只……这儿已经存在着一个稳定的豹猫小种群。”在深圳市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华侨城湿地),工作人员激动地告诉记者,豹猫属于食物链上层物种,通常栖息于人为干扰较少的郊野森林与滨海红树林,极少在城市范围内出现。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深圳拥有了如此强大的“生态魅力”?

先天优势:丰富的地形地貌提供多样的栖息地

作为深圳唯一已知的野生猫科动物,豹猫不仅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还是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而华侨城湿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欢乐海岸,处于现代化大都市腹地,豹猫种群的发现属于全国乃至世界首次在城市中心地带发现豹猫活动,这说明通过多年的保护性修复,华侨城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

而这样的发现,在深圳早已不是新鲜事。地处亚热带滨海地区的深圳,生态系统典型多样,既有森林草地河流湖库,又有滨海岩岸沙滩,也有滩涂湿地和咸淡水交汇入海口。多样的地形地貌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地,保有了丰富且典型的区域生物多样性。

根据广东省林业局2020年发布的数据,广东省共有维管植物 7700 余种,深圳约占其27%;共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 774 种,深圳约占其四分之三。单就鸟类来说,广东省的鸟类总数为588种,深圳就有382种,约占65%。尽管深圳面积只占中国的五千分之一,但全市鸟类种类数量就已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生态环境质量可见一斑。

生态立市: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早、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深圳常住人口达1756万,2021年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人类活动与生产建设频繁,但近十年来,深圳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却稳步提升,已是远近闻名的生态之城。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保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深圳是如何做到的?

据了解,为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圳多年来始终坚守底线筑牢生态安全格局,坚持“应划尽划、能留则留”的原则,将24%的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严守城市生态安全底线,全力打造“公园里的城市”,形成“自然引入城市、城市回归自然”的城市空间布局,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优质土壤”。

同时,深圳还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体系,还发布了史上最强“禁野令”(《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有力打击了非法捕猎、经营野生动物现象,为野生动物生存安全提供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科技创新之城,在实施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精细化保护与管理方面,深圳也借助了“看家本领”,引入高科技手段,利用遥感影像对自然保护地的人类活动进行监测,起到了监督与震慑的双重作用。

多措并举:探索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深圳方法”

城市人口聚集,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的氛围至关重要,让企业和市民参与其中,可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自发保护生态环境。

据悉,深圳一直致力于生态文明制度的创新探索,在政策激励、资金奖励、公众引导等方面强化鼓励机制,多措并举,推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工作落实。

深圳的激励政策有多项,其中最有分量的要算“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这是深圳自2007年起实施并不断升级完善的一项考核,它将考核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有效推动各政府部门形成合力,提升全市生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真金白银的资金奖励也不少。大鹏半岛是深圳东部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为补偿大鹏半岛当地村民为保护生态所做的贡献,深圳累计发放20.6亿元生态保护专项资金补助。当地村民在获益的同时,也能更加积极地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全国著名的“志愿者之城”,深圳也大力推动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自然教育,鼓励创建自然教育中心、自然学校等平台,形成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管理的机制,进一步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通过共建共享,实现全员保护生物多样性。

先行示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图景

近年来,在深圳,一些曾经“消失”的动物正在重新回归。“曾有红外相机在深圳湾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欧亚水獭,这是一种对栖息地环境十分敏感的动物,它的‘重现’说明我们的湿地生态系统更健康了。”华侨城湿地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介绍,在陆域生态调查中,深圳还发现了曾被宣告野外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唐鱼种群。“我们还见到了赤麂。它生性机警怯懦,属于回避型动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野外记录,但却在深圳被拍到了。”工作人员说,近几年还新发现了深圳后棱蛇、刘氏掌突蟾等区域性特有种,以及公认的顶级掠食者——豹猫,“它们的发现,代表着深圳生态系统的完整健康。”

如今,“中华白海豚再现盐田港”、深圳湾“鱼群跳跃踏浪而舞”等生物多样性的故事在深圳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精彩纷呈。这样的场景,正是深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图景的生动写照。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