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出台
浙江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一网共享
北京发布“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
图片新闻
兰州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全球水电龙头长江电力再发绿色债券
吉林加快实施生态环保重点任务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推进四大结构调整优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汪蛟

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动扛起“先发力、带好头”上游责任,加大工作落实力度,不断破解各类难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管技术体系

为提升生态监管水平,兰州市综合运用生态保护红线监测与管理系统、核查与执法系统、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系统,近年来,全市实施县域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遥感监管试点项目,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生态遥感数据比对,通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管技术体系,及时对生态保护红线区人类活动变化实施监测。

据统计,2021年至今,共获取和处理0.65m—2m高分辨率遥感影像200余景,开展实地整体核查3次、部分重点区域5次,总计核查里程约4.6万公里。提取疑似人类活动线索112处,结合“人工实地核查+无人机航拍”方式进行核实。将卫星遥感解译提取成果、实地核查调查、无人机拍摄、整改落实等多源数据及工作流程有机整合管理,并可及时共享,让监管工作形成闭环管理。通过遥感监测应用,大幅提高日常巡查监管的工作效率,提高核查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

此外,为系统掌握生物多样性现状,兰州市生态环境部门2021年在黄河流域(兰州段)各河流和水库设置22个调查样点,对水生生物进行全面调查。通过系统性调查,结合历史资料,调查清楚全市被调查区域内水生物种种类、分布和生境状况。通过分析,提出保护对策与管理建议,为兰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本底资料。

下一步,兰州市将加大自然保护地问题的查处,综合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地面核查等手段,形成“天地空”一体化监管体系,对遥感发现的疑似违法违规问题形成“立案—转办—核查—回复—整改—验收—销号”的闭环工作机制。

做好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预防

“我们的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是在事前做好生态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和预防,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积极防范各类环境事件。”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武卫红介绍说。

2021年,兰州市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着力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及应急响应能力,积极防范并妥善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取得了“两升一降”的显著成效(即环境风险防控水平显著提升、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响应能力显著提升、突发环境事件总量大幅下降)。

据了解,兰州市去年共组织开展三轮次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针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建立整改台账,跟踪督办限期治理。自2020年起,每年列支市级财政预算,委托第三方专业队伍对全市8个工业园区(聚集区)及园内近600家企业提供“环保管家”服务,对园区及企业逐一进行“体检”,指导帮助企业准确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自开展“环保管家”服务以来,全市工业园区(聚集区)连续3年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因其他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兰州市根据当地环境风险分布情况及地理交通特点,建成兰州市东部和西部两个专项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活性炭、防毒面具、吸油毡、围油栏及吸油机等27类应急物资。按照“政企合作”的原则,依托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组建了3支第三方环境应急救援队伍,现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基本涵盖每个区(县)。

深入开展严管、严查、严控

记者从兰州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截至5月12日,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01天,优良天数比例76.5%,同比增加4天,未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据介绍,兰州市今年总体目标为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不剔除沙尘天气影响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继续巩固消灭重污染天气的治理成果,确保综合指数同比持续下降(即同比持续改善)。

为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推进“兰州蓝”由“浅蓝”向“深蓝”迈进,兰州市积极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调整优化,以工业污染、燃煤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面源污染等四大污染源为防控重点,加强城乡区域联防联控,全面深入开展严管、严查、严控,努力做到“三个协同”(即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相协同、PM2.5与O3污染防治相协同、NOx与VOCs减排相协同)。

今年,全市将进一步优化调整《臭氧污染预警及应急减排预案》,以重点VOCs排放企业为重点管控对象,针对性压减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同时,按照《挥发性有机物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对640家涉VOCs排放企业开展排查整治。

在推进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作方面,兰州将完成1793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争取3年内完成4466蒸吨改造;完成63850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完成城区红山热力、振超热力两家18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清理城市建成区经营性燃煤炉灶,持续压减燃煤污染。

在汽车尾气监管方面,将完成20套黑烟车抓拍点位建设,积极与公安交管部门对接,加大对超标排放车辆查处力度。持续开展路检路查工作,强化入户监督抽测,持续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监管力度,提升尾气治理能力水平。

在重点行业治理减排方面,将完成铁合金、碳化硅、石墨增碳剂等企业炉体无组织排放治理,完善监管机制确保达标运行;完成永登县四家碳化硅企业无组织排放整治;有序推进水泥、焦化行业及65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超低排放改造;逐步开展玻璃、铸造、石灰、矿棉、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深度治理;完成蓝天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备用环保设施建设。

在精细管控低空面源污染方面,持续强化网格化监管,充分发挥大数据监管平台、航拍取证等科技手段作用,精细化监管扬尘污染源、餐饮油烟污染、“四烧”等面源污染,健全问题转办整改闭合回路,科学精准管控低空面源污染。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