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双碳行动
3上一版  下一版4
 
高质量的自愿减排量将是香饽饽
讲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成都故事”
企业自愿注销碳排放配额
河北引导企业开展低碳产品认证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6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讲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成都故事”
——2022成都六五环境日侧记
生态惠民新场景Top100品牌计划启动地 成都龙泉山森林公园丹景台 张凌娟 摄
“生态成都”号主题地铁车厢
 

一方湛蓝的天空、一条明澈的河流、一处清新的绿景……这是当代人的生态福祉,也是后世的绿色根基。

二环高架桥的美,不仅给每个飞驰而过的乘客或司机留下惊鸿一瞥,也火到了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微博里。近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个人微博转发了一段关于成都二环高架桥的小视频,全国网友瞬间表示“慕了慕了!”

以绿塑形,以宣促行。2022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就在环境日当天,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共建清洁美丽世界——2022成都六五环境日网络主场活动”举行,并启动“生态惠民新场景Top100品牌计划”。笔者注意到,此次活动以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为舞台,用光影和音乐来记录大美成都的幸福旋律,讲述绿色低碳发展“成都故事”。那么,有了“绿”表达、“绿”内涵,如何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中更好发挥“绿”力量呢?

“绿”表达:对成都文化符号再创造

最近,家住倪家桥的陈女士手机里多了不少照片,这些照片大多拍摄于地铁一号线上。“5月30日那天我恰好赶到了这列绿意盎然的车厢,特别惊喜,是我上班路上的‘小确幸’。”

这些仅上线一周就吸引了不少市民目光的车厢,是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和成都地铁轨道交通集团联合打造的,车厢采用国潮元素设计,以“山、川、林、田、湖、草”写意手绘为背景,在6节车厢内展开了一幅大美成都生态画卷。

创新绿色表达赋予成都这座公园城市以更鲜明的文化特征与更清爽的发展气质,打造生态蓉城、美丽天府,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成都步履未停。这些移动的“生态环境主题展览”频频出现在一号线乘客的朋友圈内,正是成都传播生态文明、倡导低碳生活的一部分,体现着公园城市崇尚自然、节约集约的生活新风尚。

除了无形的文化建设,有形的城市建设也在加快打造中。今年1月12日,2022年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点项目正式发布。其中,“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提到,2022年生态惠民示范工程重点项目计划投资约155亿元。在此次成都六五环境日网络主场活动上,聚焦成都生态建设,各系统战线的代表也纷纷细数起绿色低碳“成绩单”。来自市水务局、教育局、住建局等部门的代表结合自身工作,以访谈场景结合工作属性,巧妙展示通过成都生态环保铁军长期以来的努力和坚守才换来的山清水秀、美丽怡人的成都生态环境。

此外,还有身着汉服演唱歌曲的小学生们、以守护“绿水青山”为主题的节目、成都生态环境微信表情包“生态成都盼达”……这些独具创意、形式丰富的活动最终核心都聚焦城市中既有生态“颜值”,又有惠民“内涵”的公共领域,旨在擦亮“生态惠民场景TOP100”这张名片,让市民共享公共福祉。

“草树云山如锦绣”“窗含西岭千秋雪”,镌刻着成都大美天成的历史印记,寄寓着万千市民对公园城市的无限憧憬。那么,如何继续创新“绿”表达?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通过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策划更多行进式、场景式、创意式的活动,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让绿色低碳理念成为每个市民的行动指引。

“绿”内涵:将环境期待转化为实际行动

“原来污水处理过程是这样的。”来自天府七小的越越说,之前他们老是认为水脏了就变成了废水,没想到还能“再生”后循环利用。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2022成都六五环境日网络主场活动”中,一群来自天府七小的孩子们走进天府新区水环境科普馆,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全新推出的成都市生态文明教育读物。“拉近了孩子们与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距离,也鼓励他们将环保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家长李女士非常赞同通过研学活动提升孩子环境意识的方式。

课外实践虽告一段落,但成都市生态文明教育读物对学生的生态教育和浸润却延绵不绝,这一读物后续将面向全市10余万小学师生免费推广使用,以“生态教育”助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生态文明教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需要市民完成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呈现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每位市民的“一键三连”,与城市在双向互动中增强对彼此的黏性。现在,“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是对成都生活的一种描述,也是每位市民会拿起手机拍照的现实,朋友圈里晒出在自家窗前拍到的雪山图,分享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快乐。

做好这种理念转变并非易事,为让生态环境期待转化为实际行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成都在国内首创“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碳普惠建设双路径,并将“碳惠天府”碳普惠机制列入生态惠民场景,赋予公众在相关场景消费行为的低碳属性,促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

市民田先生谈道,“当前,市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期待越来越高,大家要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才是关键。另外,作为市民,希望有更多机会去感受更多的生态惠民新场景,享受到成都的生态福利。”

“绿”力量:各方环保力量如百川汇海

这个夏天,露营“火”了,成都各公园都“长满”了躺在帐篷下的人。

古老的东安阁、简约的白色廊桥、可以远眺整个湖面的火炬塔……出片率100%的东安湖公园成为许多市民露营首选地。“端午第一天就来了,体验感非常好。”市民向小春表示,近年来城市不仅天更蓝水更清,在家门口的公园业态与公益服务内容也更倾向于覆盖全年龄段,“适合全家人一起来玩,感受清新自然。”

此次活动中,文艺节目《守护“绿水青山”》带领着屏幕前的市民朋友欣赏东安湖、龙泉山等地的秀美风景。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蓉城,不断提高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成都市生态环境局锚定源头治理,加快优化产业、交通及能源结构。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着力打好“十大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围绕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坚持综合施策,着力健全体制机制。

目前,全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取得了积极成效,各方生态环境保护力量如百川汇海,发挥着“绿”力量——对外积极彰显公园城市魅力,对内不断提质幸福成都内涵。

但与此同时,通过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还有差距,现有治理效能还不匹配超大城市需求。

既有常态化工作部署,也有突破性问题聚焦。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市民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还将以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突破,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目前,成都已启动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

据了解,此次排查整治内容包括重点督察任务、全口径督察任务,大气、水、土壤、噪声环境污染治理,饮用水水源、畜禽养殖及农村面源污染,生态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

同时,时时“回头看”,才能更好“向前进”。在为期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对照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要求、长江经济带问题整改方案,对已完成整改问题开展“回头看”,查看问题是否出现反弹;对正在推进整改的问题进行再核查,查看承诺措施是否按序时进度落实到位。对排查中发现的能够现场整改的问题立行立改、边督边改。

朱玥蓉 郭婷 李菲菲 李妮斯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