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以对口合作促生态美老区富
辨证看待“气象影响型”这个判断
积极为重大投资项目优化环评服务
让参与碳减排真正普惠大众
“打卡”模式让低碳生活成为习惯
文化遗产活起来 自然遗产静下来
本手、妙手与俗手,选择环境专业是哪一手?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6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参与碳减排真正普惠大众

 

◆刘贤春

减碳1吨可兑换50元公交充值卡,还能在碳市场变现为真金白银。国内首个线上MaaS平台推出“MaaS出行 绿动全城”活动两年来,北京市民选择坐公交、地铁或骑行等绿色方式出行,可获得相应的碳减排量,累积起来可兑换相应价值的奖品。

笔者认为,这样的“碳普惠”理念和平台,对大众广泛参与落实“双碳”行动起到了引导和鼓励的作用。但是让“碳普惠”措施真正普惠大众,还有一段路要走。

一些平台在推广碳普惠措施时,采用和MaaS平台活动相似的方式,通过线上注册个人信息,自动捕捉绿色低碳行为,进而计算出相应的碳减排量,得到相应奖励。这样的操作看似简单,但从数据上看,对减碳行为的推动作用仍然不够。以MaaS平台为例,其累计注册用户140多万人,相对于北京市两千多万的常住人口虽不算少,也不算多。

笔者了解到,一些“碳普惠”活动参与度不高,是因为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知晓线上有这样能够兑换减碳福利的活动,但是在听说了之后都很感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应加强对“碳普惠”措施的宣传服务。要向市民宣传参与此类活动的意义和好处,讲明如何参与,线上如何操作,绿色出行的碳排量如何折算,如何折价兑物充现、上市交易等。凡是大众想知应知的,都应宣传服务到位。

市民将绿色出行等低碳活动积聚的碳排量,拿到碳汇市场交易,转化为市场价值,这是“碳普惠”平台的基本原理,是对市民最大的普惠。交易如何发生、如何成交,关乎直接利益,也是最能吸引市民参与、参与者最为关注的。但是,目前市民参与线上减碳活动时,绿色出行减排量交易的个人开户、减排量收集汇总、报核报签、交易等都由平台的协议企业代为服务,碳排量计算、兑物、充卡、上市交易等也是平台自动运行。

这样做省去了个人参与碳交易的麻烦,可交易权益人某种程度上成了“局外人”,难免造成大众被动参与。在最初的兴趣过后,由于对平台背后的原理不了解、一时看不到成效而难以坚持。

这就有必要加强和完善“碳普惠”平台交易服务,让市民了解平台活动背后碳汇市场交易的相关知识和原理。让进入碳汇市场交易的市民实现“我的利益我作主”,做参与碳市场的“明白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