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迈向新征程
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 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征文启事
应用BOO管理模式,破解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难题
坚持平战结合 力破环保谣言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6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用BOO管理模式,破解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难题

 

◆王思睿

BOO(Build—Own—Operate,建设—拥有—运营)是私营部门负责项目运作全过程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构建有助于畅通社会资本方参与公共环保项目的渠道,加深黑臭水体治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促进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共同发展。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柳青河探索采用BOO管理模式进行治理,取得了较好效果,其经验值得借鉴。

柳青河治理经验体现BOO管理模式优势

柳青河支流众多,途经村庄、社区100多个。沿线大部分村庄污水未进污水管网,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等直接流入支流。2016年底,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显示:柳青河西支黑臭度为重度,给周边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开展全方位倒查倒排污染源头工作,摸清分布在村居沟渠、细小支流中黑臭水体的来源,采用BOO管理模式,与项目公司签约,在柳青河80余个村镇安装了111台/套分散式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以2.5元/吨计算,合约期约20年,一年一签订。管理部门每月随机根据合同中规定的要求对项目公司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每季度向项目公司支付运营费用。

通过BOO管理模式在柳青河众多支流设置分散式一体化设备,农村黑臭水体分散化、反复化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4年运维服务成功净化了柳青河的“毛细血管”,达到全域清源治水的效果。

柳青河治理经验也体现出,通过BOO管理模式装配分散式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中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打通政企关系,减轻财政压力。BOO管理模式能够较好地整合政府部门与民间资本之间的关系。既减轻了政府一次性大额采购财政支出负担,又盘活了社会存量资本,拓宽了整个黑臭水体治理的供给渠道。

二是完善运营管理机制,提高治污效率。通过招投标制度,公开购买公共服务,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的透明度,责任主体明晰也避免了基层环保力量不足、执法能力分散的矛盾。同时吸收私营部门在投资和建设中更加有效率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有利于控制项目全周期成本。通过政府和社会监管,投资方的收益与治理效果挂钩,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实现治理效率最大化。

三是配备分散式装置化设备,实现精准治污。针对农村黑臭水体点多、面广、量小、分散等特点,分散式装置化设备占地面积小、调试周期短,符合农村建设需求,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对建设美丽乡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BOO管理模式下治理农村黑臭水体的建议

BOO管理模式的项目落地有效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对保护当地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BOO管理模式既具有发展潜力又面临挑战。

一要因地制宜评估项目可行性,确保项目可持续。BOO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市场化公共服务机制,运用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中,需要长期稳定的外部环境支持。目前农村环境治理相关体制机制尚在不断摸索,加上受快速城市化的动态影响,人口流动和村居结构调整等变化因素对BOO项目也是一种挑战,例如拆迁工程导致人口和产业结构短时间迅速变化致使污水排放量变化较大。因此,政府在寻找合作项目的前期要充分考虑未来城市规划、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和市场体系完善状况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应本区域实际情况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BOO项目,避免半途而废造成更大的财政压力。

二要动态调整科学定价,均衡各方利益。农村黑臭水体存在明显的枯水期和汛期,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在枯水期进水量长期不足,而七八月份受汛期及雨污混接影响,存在水量超标情形。目前的定价机制按照每吨收取处理费用,存在超支漏收现象。政府和企业要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定价模型,制定价格的动态调整机制,合理分配风险,保障企业预期收益明晰,项目盈利而不暴利,均衡公共服务供需双方利益。

三要多元共治提升治理能力,建设美丽乡村。目前项目运行的考核主体是政府部门,但对于新兴的BOO项目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质量还没有全面的考核标准。目前,政府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关注面较单一,公众也无法有效参与其中。其实村集体和村群众作为污染者、受害者和受益者等多种角色,其行为直接关系到BOO管理模式下黑臭水体治理能否持续稳定实施。因此,BOO项目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并确定环境治理优先序和标准,明确村集体和村群众的权利和责任,在项目运行中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广泛参与监督并举报养殖场偷排行为。依托农村社区和各种集体经济组织发动群众,使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共建美丽乡村。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司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