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排污权交易试点暴露出的问题亟待破解
讲好中国生态环保科技故事
寂静的河水也该有春天
对“灭绝式”捕杀蚯蚓应施以重拳打击
强化宏观思维 发挥督察杠杆作用
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要健全制度保障
追逐诗和远方不能忽视责任与义务
让环评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寂静的河水也该有春天

 

◆贺震

近日一天傍晚,在居住的小区附近散步时,听到在河边纳凉的群众感叹,河道太过寂静。海是龙世界,天是鹤家乡,城市的河道应是青蛙等水生动物的家园。但一些城市的河道,几乎一片死寂,听不到蛙鸣,看不到鱼游。有的居民说:“水里没有了鱼虾,这河还是河吗?”

居民提出的问题,发人深省。对一潭死水,人们是不愿意亲近的,也谈不上人水和谐。

近年来,各地水污染治理力度空前加大,城市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成就固然可喜,问题也不可忽视。一些城市治理黑臭水体采取“短平快”措施,比如,对河道两岸和底部进行硬化、用打药的方法抑制水草等。这些办法虽然见效很快,但是在以破坏生态的方式治理河道。其结果是河流的自然生态功能丧失,从而出现这样的治理结果:河水不再黑臭,看着也挺干净的,却没有鱼虾,河流失去了生命。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水体不黑不臭,基本感官良好,只是初步实现了群众对身边水体质量的底线要求。河流没有鱼虾就意味着水生态系统功能尚未得到恢复,生态系统还未实现良性循环。水环境治理不仅要使水体的视觉感官得到改善,更要修复水生态系统,要让每一条河流都恢复生机。

河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长远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只图快速见效,要从生态方面全方位考虑。不仅要使河道内的水环境优美,还要满足水生态系统的要求。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既是水环境治理的高级目标,也是改善水质的有力手段。只有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河流才能有净化、消纳污染物的能力,从而实现水环境的长治久安。

因此,必须转变治水思路,以水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构建系统治理格局,谋求系统治理的整体成效,重建河道生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让河水“活”起来,还河道以“生命”。逐步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确保河道系统内的生物链不断,保持系统的动态平衡。

我们期待的是这样的一种景象:水中有鱼游虾戏,河底有水草摇曳,水边有蛙鸣蟹爬,岸边有绿树红花,间或有水鸟飞舞。不仅河里有鱼类,而且还要让鱼儿在水里生活得“幸福”,真正实现人水和谐,还老百姓以“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