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征服不如尊重,请选好脚下的路
以奋斗者的姿态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绿色金融为美丽中国建设助力
树立流域系统思维 保障汛期水质安全
切莫忽视预制菜加工污染
疫情环境风险管控的三个要素
跑在污染前面 规划环境基础设施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2年8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征服不如尊重,请选好脚下的路

 

刘蔚

海拔2303米的灵山主峰,是北京最高峰。由于海拔高度变化大,气候及环境独特,灵山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特别是高山草甸最为著名,生长着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

每年5月—10月,一些热爱自然、勇于挑战的人们,经常会选择攀登灵山。到主峰海拔要爬升1200多米,相当于400多层楼高。一来一往之间需要至少六七个小时,需要相当的体力耐力和毅力。

站在灵山主峰远眺群山,层峦叠嶂似水墨丹青。高原牦牛在悠闲地吃草,小牛紧紧跟随妈妈吸吮乳汁。几匹毛色鲜亮的骏马侧身躺在草地上,悠然自得摇动着尾巴。山顶之上,狂风推动云雾翻腾涌动,一会儿乌云笼罩,转瞬间又阳光明媚。阳光映射下,野花和苔藓色彩更加艳丽,在大风中摇曳身姿格外动人。

然而,就是在这广阔的大自然美景之间,却经常能够看到这样一些不和谐的景象:一行或多路旅游者并没有从聚灵峡景区方向登顶,而是从其他方向一路践踏草甸而来。

“走台阶多没意思,爬山就是要走这样的路!”当被问及为什么不从景区方向上山时,这位柱着登山杖艰难登顶的30岁左右的女士这样说。

爬山前做攻略是一项基本的准备动作,但在阅读和分析多篇旅游和点评APP上的帖子就会发现,如何省时省力省钱登上主峰是“主基调”。而对于是否会破坏当地植被和生态环境,却几乎没有人提及。

网上推荐最多的路线是从已经关闭的灵山风景区进入。其实,早在2019年5月14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和旅游局就发布公告称,灵山风景区由于植被不断遭到人为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全力恢复和保护灵山生态系统,灵山景区暂停对外开放,停止一切旅游活动。

但一些旅友完全不顾及草甸的生态环境,甚至有人在网上发帖告诉大家可以在早上8点以前进入,以防有人把守。还有人自称早上4点就已出发,就是为了避开值守人员而强行闯入。

为了避免高山草甸被践踏,聚灵峡特别修建了约两公里的木栈道。木栈道海拔陡然上升1000多米,爬起来格外吃力,因此也被称之为“天梯”。但一些旅友却对于这段为了保护草甸生态环境的栈道并不买账。

“行走于高山草甸,游刃于山脊巅峰,顿觉心旷神怡,天地之间任我游荡。”这是网上领队招募旅友攀爬灵山主峰的宣传词。由他们带队的路线或是从已关闭的灵山风景区进入,或是从另外野路进入,相对于走聚灵峡,这些线路更加陡峭,安全性更低,而且都是直接穿越高山草甸踩踏高山植物才能到达主峰。但在所谓“挑战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鼓动和诱惑下,很多人报名参加这样线路。

参与这样穿越的不乏一些有知识、有个性的人,他们追求的是征服高山的勇气,也应该是热爱大自然的群体。破坏生态、践踏植物应该并不是他们的初衷。但被一些领队误导,以及一些网上所谓探险、挑战、征服之类的词汇打动甚至蛊惑,加之没有足够的保护高山草甸的相关信息和知识,造成对这类知识存在认知盲区。

因此,重罚严惩明知破坏生态环境还要组团谋取私利的“黑领队”“黑导游”是关键。同时,对正规的导游和领队也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培训,让他们能做好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

记得多年前在克罗地亚十六湖游览时,导游非常谨慎地带游客们从栈道进入。因为如果有游客从栈道下到湿地,不仅游客和导游会面临高额罚款,甚至还会令导游失去带队资格。那天导游多次告知游客绝对不能私自走下栈道,那紧张的表情多年后令人记忆犹新。

此外,景区和相关部门也应做好相应的生态环境方面的宣传和知识传播。比如,有的游客手持采摘的花束打卡照相,然后就随意抛弃。对此,景区应多张贴相关宣传标语或知识性的介绍内容,传播宣传保护野花野草的生态意义,让更多的野花避免被采摘的厄运。

在聚灵峡景区,只有灵山古道几公里内设有几个垃圾桶,木栈道和灵山主峰附近都没有设置垃圾桶。由于爬升高度过高需要消耗很多体力,很多人喝光了饮料却找不到垃圾桶。手中无处安放的饮料瓶甚至被疲惫的人们作为解压工具而随意抛弃。

如果景区预先告知或有明显标识提示没有设置垃圾桶,或者学习一些其他景区管理办法,在出景区时对携带垃圾游客给予奖励,或许更多的人能够自行带走垃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垃圾乱扔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更多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更多人把户外旅游当作一种融入大自然、体会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呼吁和宣传,公众的旅游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但在这其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一些人被盲目征服自然的说辞所误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还未普遍形成共识。

征服不如尊重,脚下的路代表你对大自然的真实态度。提高旅友对于生态环境的认知,强化景区对于生态环境的宣传,希望有更多有力有效的措施出台,推动人们真实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秘。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