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核与辐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宁夏再次修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图片新闻
“线上+线下”开展检查
山东荣成开展核科普活动
中核集团首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报告发布
湖南助力企业纾解辐射难题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8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核集团首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报告发布
坚持核能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并进
 

◆本报记者孙浩

中国核电近日举办品牌建设成果发布活动,重点发布了中核集团首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报告《核谐之美、万物共生——中国核电2022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这标志着中国核电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和社会责任践行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进入国际核电企业领先行列。

报告提出“共治、共生、共荣”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专家们认为,中国核电发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以“核谐之美,万物共生”为主题,通过简洁的文字、生动的图片、翔实的内容、丰富的案例,充分展现中国核电在坚持实施核能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并进和开展水生生物、陆生生物、栖息地保护以及与利益相关方共享核能福祉等方面作出的努力。

报告指出,中国核电在电站建设伊始就精心规划,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核电项目选址、建设、生产运营、项目安全延续或退役等全过程、全范围,采取可持续的资源使用、生产经营做法并科学合理地处理、管理废物,尽可能避免、减缓、减少、补偿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增加正面影响,实现企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共进等。比如漳州核电3、4号机组工程所在的东山湾海域设有多项海洋生态红线区。为确保项目生物多样性影响最小,漳州核电多次对排水方案进行优化,避让生态红线。为缩小4℃温升范围,漳州核电将原规划的排水明渠优化为暗涵排水。为确保夏季1℃温升范围不进入东山湾重要滨海湿地红线区,漳州核电经数十种排水方案论证和比选,最终选定距厂址边界3.4公里排水口的排水方案。经论证,核电项目用海距离上述海洋生态红线区较远,温升区域、施工悬浮泥沙扩散等影响区域均不会进入海洋生态红线区。项目用海不会对海洋生态红线区的生态保护目标产生明显影响,符合《福建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成果》的管控措施要求,实现了项目建设对生态影响最小化、对生态保护最大化。

报告应用《自然资本议定书》方法学评价了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累计发电量最多的秦山核电基地建设运营对自然资本的影响和依赖,具有较好的先进性、示范性和创新性。

此份报告提出了“共治、共生、共荣”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展现了“核电方案”,彰显了中国核电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使命担当。

中国核电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已经发布10份社会责任报告、4份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2017年,发布国内首部核电企业公众沟通白皮书,阐述了自身的3C公众沟通理念,即Confidence(信心)、Connection(联结)、Coordination(协同)。此次中国核电将3C公众沟通理念扩展为了以“共治(Coordinated governance)、共生(Coexistence)、共荣(Common prosperity)”为内容的新“3C”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标志着公司对公众沟通的理解,上升到“善用核能力量、赋能美好生活”的新高度。

形成完整的核电产业体系,积极拓展新用途

据悉,从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实现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到2021年1月30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在福清核电投入商运,中国核电创造了多个我国核电发展史上的第一,形成了完整的核电产业体系。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5台,装机容量2371.00万千瓦;控股在建项目机组8台,装机容量887.8万千瓦;控股核准机组1台,装机容量125.1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877万千瓦。

中国核电安全运营管理水平近年来稳居世界先进行列。2021 年底,公司纳入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统计的22台核电运行机组中19台获满分,机组平均值99.51分,双双位列世界第一。

截至2022年6月,中国核电累计发电量超过1.35万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4.08亿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0.70亿吨,生态效益相当于植树造林368.85万公顷。

除开发核能用于发电,中国核电还积极拓展核能供热制冷、制氢、破冰船、模块化小堆等新用途。

2021年在南方地区浙江海盐实现了首个核能供暖,在海南开工了“玲龙一号”小堆;2022年在江苏连云港实现了首个核能工业蒸汽供能项目开工;多年来利用重水堆生产同位素医用CO-60,更是满足了放射医疗事业和辐照灭菌等服务民生福祉的需求。

中国核电还高度重视企地融合发展,以海盐县为例,当地依托秦山核电发展的核电关联产业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共培育85家核电关联企业,年总产值超过270亿元,关联产业吸引固定从业人员逾 19000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