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美丽中国
3上一版  下一版4
 
藏北索县的生态立县探索
种子冷库迎来首批“永久居民”
“青山公益”助力“黄三角”生态修复
阳城美丽生态变富民经济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2年8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藏北索县的生态立县探索

 

◆本报记者肖琪

这几天,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索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巴多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

因为索县迎来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天南海北的专家学者,汇集于此参加索县所举办的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这也让这个位于藏北高原与藏东高山峡谷结合部的小县城,在探索生态立县的路途中收获了很多好的建议。

极地藏北: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

汽车在317国道上行驶,两侧连绵起伏的高山草原随着地平线无限延展,高山、峡谷、河流与草原的自然面貌交替出现,偶尔还可窥见雪山的踪影。

“索县属南羌塘大湖盆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体上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递降之势。它的西部有少数较开阔的高山草原,其余为高山峡谷。” 巴多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沟壑纵横,河流交错是索县的基本地貌特征,此外这里属高原亚寒带季风气候,空气稀薄,且雨雪较多。”

独特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给索县带来了独特的动植物资源,这里不仅分布着虫草、贝母、雪莲花、茯苓、党参等植物资源,还有野牦牛、雪豹、黑颈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索县太美了,我们一定要守护好这片‘人间净土’。”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蓝虹一路上全身心地感受着极地藏北的特殊风貌,她不仅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对青藏高原的独特生态地位更是深有感触,“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重要一环,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就是保护地球这个人类共同居住家园的整体安全。”

“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里的生态环境本就脆弱,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增加,局部生态环境有所退化,更加需要加强保护和治理。”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以视频形式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雪域高原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应该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要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保护布加雪山刻不容缓

7月的藏北高原,气候变幻莫测。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让气温骤降,而索县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现场依旧热闹非凡,专家们迫不及待地分享在索县的见闻,呼吁保护藏北高原的冰川资源,也为索县发展县域生态经济建言献策。

“我这几天非常激动。”作为一名持续关注生态环保的学者,蓝虹此次索县之行走到了布加雪山的脚下,用手触摸雪山融化的水,“就像触碰到了母亲河的源头”。

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孕育了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作为亚欧大陆重要的地理单元和“亚洲水塔”,青藏高原直接影响着东亚大陆、南亚次大陆、中亚与西伯利亚广大范围内的天气和气候,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调节器,更是亚洲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

蓝虹指出,“索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属于全国甚至全球的,这里所分布的冰川雪山从某种意义上正是文明的延续,我希望冰川能被更好地保护起来,让绵延的江河文明生生不息。”

实际上,索县对布加雪山的保护早已开始。巴多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在对雪山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索县一直在寻求平衡。为此,一个本来选址在雪山脚下的酒店建设方案被叫停。”

守好绿色家底,让群众享受生态宜居环境的同时吃上生态饭,正是索县当下和未来的发展底色。巴多坦言,“通过举办研讨会,希望专家学者集思广益为索县的高质量发展谋划一个光明、绿色的未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吴平建议,“要充分利用好县域绿水青山的自然资源,大力推进县域生态经济发展,使县域成为中国经济绿色发展先行区。如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推进基于藏区自然资本、乡土文化资源优势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加工业、新能源产业、民间手工业、中医药种植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院研究员肖强则建议,“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推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累积自然生态资源,为‘两山’转化积累后发优势。此外,还要制定和发布GEP和GEEP核算技术指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等,建立一套统一规范的价值核算评估方法体系。”

“我心中的生态索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巴多的家乡在距离索县30公里的巴青县,两地风土相似,人情相近,今年是他调任索县工作的第二年。每次看到散落在草原上的牦牛,他脑海中家乡的最美风景就有了画面。在高原,牦牛不仅是巴多小时候的伙伴,更是牧民的生计。

“我最喜欢的高原动物是野牦牛,对牦牛的感情也很深。”巴多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索县的草地面积有3468.28平方公里,覆盖率达59.17%,草场既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资源。”

这几年,索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不仅在大气、水、土壤等方面取得了保护成效,针对草地的保护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具体而言,索县落实了草畜平衡补助奖励机制,实现了生态环境和农牧民群众收益的“双丰收”,禁牧面积达70万亩,草场承包到村到户面积628万亩,天然草原退牧还草5万亩。此外,还安排农牧民草管理员145个、农牧民生态岗位草管员2455人,在保护草地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兑现退耕还林、草场承包专项资金达1300多万元。

如今,非法开垦草原、破坏草原植被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多样举措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森林、草场资源保护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心中的生态索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巴多说,“生态索县应该具备这些特点,首先经济比较发达、社会繁荣昌盛、生态良性循环,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其次,发展应以保护自然为前提,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目前,索县命名自治区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3个,并已完成索县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落实“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相关工作。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索县,万物有灵才能生机盎然。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