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成京西生态聚宝盆
重庆多举措确保高温期间环境安全
甘肃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派驻监察
深圳排污许可名录“上”公交
192个小时记录河北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万里路,看万千景,才能真正讲好绿色故事
192个小时记录河北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本报见习记者任靖

“我即将要去的地方是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在收到中国记协组织的行业类媒体青年编辑记者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的行程表后,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

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一名新兵,我自然立足本领域,对此行充满好奇。带着“讲好当地生态故事”的期待,我和30多位媒体采编同行一起,坐上了前往河北的高铁。

在经历了8天、192个小时的实地探访后,一场场关于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实践,在我的脑海中生动起来、具象起来,它们舞动着,迫不及待要变成以下这一段段文字。

“绿水一点点回来了”

“一淀水,一淀银”,这是我进入白洋淀后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淀内居民逐水而居,以水为生,水是白洋淀发展的命脉。但在村民口中,白洋淀近些年的发展颇有几分曲折。

“以前白洋淀的水很干净,用手捧起来就能喝。”回忆起小时候在淀里嬉戏的场景,村民何彬的嘴角带着笑意。但随着入淀河流流域内印染、造纸等行业的发展,大量污水入淀,白洋淀“生病了”。

“冬天的时候凿开冰面,一条条死鱼伴着异味飘上来。”何彬说着下意识用手捂住了鼻子。“直到2017年雄安新区成立,白洋淀的治理走上正轨,环境才好了,游客变多了,我在路边摆摊也能挣些钱了。”

在白洋淀,“一淀水,一淀银”这句话其实还有后半句——“一寸芦苇,一寸金”。乘着小船在白洋淀中穿梭,一簇簇芦苇随波荡漾。芦苇是白洋淀的名片,也是芦苇工艺画大师刘永乐心中的“宝贝”。

经过裁剪、烙烫、拼接、粘贴,原本平平无奇的芦苇在刘永乐手中变成了逼真的小船。“这个发源于明清的手艺并未在淀区的快速发展中消逝,而是随着淀区旅游业的发展为更多人所熟知。”刘永乐说。

“最近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青头潜鸭落户白洋淀,足以展现出白洋淀治理的成效。我们正计划以白洋淀的鸟儿们为原型做一系列芦苇画,让大家看看我们淀里的美景。”刘永乐笑着说。

“青山是建筑垃圾堆起来的”

雄县是本次行程中我最感兴趣的地方之一,因为这里有一座“垃圾山”。

雄县古为雄州,曾有八景闻名于世,雄山晚照位居首位。古文中曾有记载:大雄山一名望山,突出群表,屹然独尊,特领燕山,如顾如望,左翼小雄,如呼如携,俯视诸河淀,若牛涔蜗角,带束星罗。峰顶亦广阔,可容数百武士,有亭,有林木,宜晚照。

但近几十年间,附近居民挖山取土,这座人工堆积而成的古雄山不复存在。但此行中,我们仍见到了一座有草、有树、有凉亭的“雄山”。

2020年,为深入挖掘古雄州文化,重现雄州八景,雄县黄湾村在大雄山遗址西南数里修建“雄山公园”,园内有一座“小雄山”。这座山由建筑垃圾堆积而成,覆以黄土、绿植,再现“雄山晚照”盛景。

更吸引我们的是雄山公园内的夜市。立秋后的夜晚仍带着些暑气,但这并不能阻挡游客们的热情,带着冰碴的清补凉、充满烟火气的烤鱿鱼和来自湖面的清风,共同绘就了一幅幸福乡村消暑图。

街边的商户告诉我们,除了本地人,邻村的村民和附近的游客也常来夜市,“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能挣几千块。”

看着黄湾村干净整洁的街道,我很难把它和原来又脏又乱的“塑料村”联系起来。当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环境的变化发生在雄安新区成立后,黄湾村借助靠近白洋淀温泉码头和大广高速白洋淀支线的地缘优势,谋求转型和绿色发展,努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振兴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绿水青山真是金山银山”

大巴车行驶在阜平县平坦的水泥路上,一行熟悉的标语从窗外飘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阜平县,我看到的不只是标语,还有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以前的阜平县穷且落后。“穷山沟、土坯房,乱石滩、不长粮,靠天收、白瞎忙”是阜平县的真实写照。

但我们眼前的阜平县骆驼湾村却是另一幅景象——群山掩映下的村庄干净整洁,砖石砌成的房子错落有致,路边电子屏上显示PM2.5的浓度仅为11微克/立方米,让人忍不住想多吸两口清新的空气。

环境的改善来之不易。从削减煤炭、拆除锅炉,提升空气质量,到处理污水、整治荒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阜平县从原本的贫困县转型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骆驼湾村、顾家台村更是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两村人均可支配收入8年增长16倍。好生态换来好生活,当地百姓幸福展笑颜……

8天,行走在燕赵大地的山间地头,看着大好河山,出发前我对这些地方朦胧的认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刻体悟。脚下的一草一木、身边的一砖一瓦,都和生态保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山”理念的实践已经深入美丽乡村的建设中、烙印在城市发展的轨迹里。

这些,是坐在办公室里、从各种材料中看不到的。行万里路,看万千景,才能真正讲好绿色故事——这或许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