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食物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气候投融资试点应加强谋划打造亮点
“厕所革命”要建管并重
图片新闻
敬畏和尊重自然界的每一种生命
生态补偿分类试点阶段应把握的四个关键环节
“口袋公园”需全民共建共享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22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口袋公园”需全民共建共享

 

◆程维嘉

开门见绿、移步闻香、抬头赏景、花鸟为邻……这样的惬意你想要吗?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要求推进2022年全国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口袋公园”是具有一定游览休憩功能的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至10000平方米之间。在不久的将来,绿色空间的增加将给更多市民带来亲近自然的体验。

“口袋公园”虽小,却与市民的生活圈更亲近了。近年来,不少城市的“口袋公园”相继建成开放,具有灵活多样、环境友好、方便使用的特点,让美景不必远行、绿色唾手可得。各个年龄段的市民都可以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间隙来到这里,休憩疲惫的身心,观察四季的变化,感受城市的温度。场地的完善,也让休闲运动、全民健身等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时尚。

在不断刷新城市“颜值”的同时,“口袋公园”建设也重塑着城市格局,犹如山水画中的一笔留白,给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间喘息的余地。不需要大拆大建,在房前屋后顺势而为设计、因地制宜建设,就能带来城市风貌的改变。充分利用闲置地、腾退地、边角地、裸露地等零散空间“见缝插绿”,公园、绿地、建筑有机串联了起来,让曾经的“消极空间”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价值,让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城市记忆有了归处。

那么,“口袋公园”建起来之后呢?当越来越多的公园完成了空间营建的基础环节,建成投用并不是终点,而是管理维护的起点。“口袋公园”不仅要增加数量,也要提升质量,在数量上来之后,难免会出现易建难管的问题,单靠园林部门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建管并重,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方式,让市民在尽享绿色生活的同时,作为城市的主人参与“口袋公园”共建共治。

在建设时,住建、园林部门可以与机关单位、城镇社区、开发商企业协商共管,通过机关单位拆墙透绿,小区绿化和城市公共绿地一体改造等方式,营造更加开放、包容、共赢的公共空间。以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加强信息公开,通过“创意设计大赛”、问卷调查、调研走访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征求市民意见建议。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地释放出公园的功能与活力,真正惠及周边居民。在管护上,通过“公园认养”、聘请市民担任“口袋公园市民园长”等方式,吸引更多人参与身边环境的治理,为居民群众和管理部门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和监督的渠道。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小小的“口袋公园”,考验着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品质,书写着关于社会治理的答案。全社会共同努力,将为小小的“口袋”,装满大大的幸福。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