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力发展生态环境领域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我用天空的颜色来写诗
提升治理能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9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用天空的颜色来写诗
——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硕士生王梦瑶的对话
 

◆本报记者 刘蔚

把手机对向天空,蓝色天空就会浮现一行诗句。在北京东四南大街“1+27研究所”举办的“释放添蓝力”公共艺术项目展览上,这个被命名为“天空诗人”的作品,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项目的设计者是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生王梦瑶。90后、艺术系,拥有这两个标签的群体如何看待现实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本报记者希望通过对话交流,能够了解和展示年轻人的一些看法。

中国环境报:“天空诗人”是将手机对准蓝天,就会出现一行诗。这是什么时候开始上线的?为什么要做这个作品?

王梦瑶:这是在9月6日“释放添蓝力”公共艺术项目展览启动当天上线的。在我收到创作邀请时,看到收集到的很多蓝天照片,就产生了这个想法,觉得可以把天空的颜色变成诗。

中国环境报:这个软件可以识别多少种蓝色?有多少诗句可以对应这些蓝色?

王梦瑶:这个程序的功能是去识别天空的蓝色,但没有办法说清有多少种蓝色。我们在电脑里了设定了一个蓝色的数值范围。只要进入这个范围,这个功能就能启动。然后再根据不同数值的蓝色,弹出不同的诗句。

诗句的形成原理是这样的,需要训练出一个诗歌模型。最开始的时候是我先写关于蓝天、关于蓝色所有的联想词,比如克莱因蓝、爱丽丝蓝,然后把它们交给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根据这些词再联想出诗句。有的诗里就算没有蓝色出现,也会有蓝色的意境,因为这些底层的词全是和蓝色有联系的。

中国环境报:你输进去的大概有多少词?

王梦瑶:我输进去的大概有四五百条,然后被模型扩充到3万多条,其实还可以更多,但是数据库有限。实际上,我们还会继续去优化、扩增,让这个模型变得更好。它现在产生的诗歌有很多在逻辑上还不是很通顺,或者说它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还没有很好地学会去产生诗歌。未来,我觉得可以把它训练变成一个好的“诗人”,甚至到能发行诗集的程度,但是现在这个作品还做不到。

中国环境报:这里的诗是3万多条里随机生成的?不包括比如唐诗宋词或者现代已成熟的诗句?

王梦瑶:它是在学习包括古诗词和现代诗歌在内的诗歌作品,但不是直接拿过来的。因为这个作品叫天空诗人,它是天空写给你的诗。

创造者是天空的颜色,需要有创造性的东西在里面。不是说拿以前的诗给你读,而是有创造性地生成新的诗句。

我们现在还在从文艺、文学的角度对生成的一些诗进行评判,不断地训练这个模型。在做人工智能时会有一个过程,就是要纠正它,帮它去筛选一些东西。在筛选的时候,我经常能看到一些特别有意思的诗句,还把它记下来。比如,“有意义是魔法的不幸”。我们受过诗歌训练,对这里的一些意境比较敏感,看到这些词自己会产生很多联想。

再比如,有一天晚上我点击一个蓝天的照片,它显示的诗句就是:“郁闷出深蓝,愤怒出诗人。”我很喜欢这个诗句,还把它放在了微信的签名里。

中国环境报:这种蓝色、这种意境,在偶得的诗句中得以展现。在设计“天空诗人”之前,您有过类似的创作吗?或者了解过其他类似的作品吗?我在想,能否开发一些产品,将一些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理念借以类似的载体进行传播?

王梦瑶:和这种相关的创作其实挺多的,我能产生这种想法,也是因为有很多艺术家这样做过。比如,我有一个特别喜欢的作品,由一个“自己”和一面镜子组成。“自己”面对镜子的一面其实是一些电路板和一个摄像机,但它却从镜子里看到了千万种对自己的定义,观众可以从不时闪现的历史记录中找到那些“诗句”。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

我们研究科技艺术,很多时候会关注技术本身。科技公司可能会在意这个技术能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益。但如果是艺术家去思考,就会考虑这个作品对于我们来说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环境报:说到艺术的传播力,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传播一些理念?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如何更好地让受众理解创作意图?

王梦瑶:我觉得好的作品肯定是要利于传播的,要让很多人去知道去了解。今年在798有一个展览叫勇敢者的阳台,它就是一个和生态与自然有关的展览。策展人在入口处精心布置了阳台场景,希望这个阳台能够吸引观众进入,欣赏和参观展览中的其他作品,展开对未来的想像。

中国环境报:其实,艺术创作也希望能让更多人去理解,也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我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你几年前曾参与过一个“呼吸”的实验艺术?是否和当时空气质量相关?前几年有时雾霾会比较严重,是这个原因触动的吗?

王梦瑶:是有这个因素。我最早来北京的时候,北京雾霾还是挺严重的,还有沙尘暴。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创作了这个作品,其实也是受到环境的一些影响。但是这两年北京空气真的好太多了。

这个跟呼吸有关的作品,是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创作的。有研究植物和微生物的,有做戏剧表演的,有做策展的,我是主要研究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我们合作并呈现出了一个人的呼吸和植物反应的作品,希望让大家通过沉浸式的体验,感受人和植物的关系。人的呼吸和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不能产生互动?通过放大,能够让沉浸其中的观众感受到人和植物一些微妙、看不见的变化。这个作品还获得了一个项目的生态奖学金,我们都很开心。

中国环境报:从你从业的这几年来看,生态环境这种话题在艺术类领域越来越多了吗?除了国外,国内有哪些你印象比较深刻的艺术创作项目?

王梦瑶:是越来越多。因为艺术家还是非常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的。

国内现在有一个比较不错的趋势是艺术乡村建设,我们学校有老师和同学去乡村就地创作。利用乡村当地的材料或者农民使用的一些工具,和一些手工艺人合作,在当地举办一些艺术文化节或文化活动。比如有的同学和木工合作,打造一些新的木工作品。当地的木工只是会做一些生活用品,但我的同学们就会提供一些新的想法和创意,与当地人一起做。

大家会根据当地的一些文化,从当地的一些东西中就地取材,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一个村子河上的桥每年都会被冲塌,每年都要重新建造一座桥。一个同学在桥边做了一个一直垂到水下的景观装置,还可以拦住一些水上漂浮的垃圾。我们希望在那里做一些比较特别的艺术创作,希望能帮助村子做一些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因为每年建桥都需要一笔钱,也是村里一笔不小的花费,我们希望能帮到他们。

我今年在杭州外桐坞村做了一个AR项目。1000多年前李白曾经来过这个村子,并写了一首诗。通过手机扫描村子里的文化礼堂,就能看到李白从画中浮现出来,诗在空中飘着,还配有音乐。李白乘在小舟之上,引着你游山观水来到桐坞村寻找名茶。我们想将中国山水画和现实环境相结合,突破二维与三维的关系。这种身处其中的感觉,和画一幅画、做一个雕塑是不一样的,也是我特别喜欢去做和科技有关作品的一个原因,这是一种很新的方式。

中国环境报:希望你们也能够创作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好作品。作为90后,你对于当前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基本的判断?或者说有什么因素能够促使你去更加关注生态环境?或者说怎样能够通过作品创作把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出去?比如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等。

王梦瑶:我关注生态环境这些话题,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家庭的影响。在我眼里,我爸爸妈妈都十分节俭,特别是我妈妈会把一个东西用到极致。比如,我刚出来上学买东西时不会把一个垃圾袋用好几次,但是后来发现我妈妈特别爱囤垃圾袋,现在我也会把垃圾袋存起来尽可能多用几次。

中国环境报:作为90后年轻的艺术群体,怎么能够把自己对于生态环境的态度或者理念体现在作品里,或者说传达给别人?

王梦瑶:我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想把我的一些生活中的感受、体验,包括我对科技的看法、环境的感受,融入到我的作品里。比如像“天空诗人”这个作品,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去观察身边的环境。小时候会和妈妈晚上去看夜空,白天去抬头看天空也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加上对于科技有一些了解,在创作的时候,我的生活经验,包括日常关注的这些东西,就会成为创作的灵感,就会产生这样的作品。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是和艺术家本人对于生活的观察和感受相关的,这些会成为创作的一个灵感和动力,因为这就是我的生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