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境界 知行
3上一版
 
让科普“流行”起来
图片新闻
山西碳普惠个人碳账本上线
发行地铁纪念卡倡导绿色出行
走进三江源 巡护水源地
做好“双碳”科普才能讲好绿色发展故事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22年9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好“双碳”科普才能讲好绿色发展故事

 

◆本报记者王琳琳

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与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公众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作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新词、热词,如何科学表达与传播“双碳”,推动公众对“双碳”的认知,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是摆在当前“双碳”科普领域的重要命题。

近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指导,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中国发展服务中心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日报社、中国气象学会和苏州大学联合承办的“‘双碳’大众科学表达与传播策略高端沙龙”举行。

围绕“双碳”议题,沙龙邀请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双碳”前沿创新成果科普传播及成果与传播效果的深度融合转化,打造高水平跨界交流对话平台,助推讲好 “双碳”与绿色发展的中国故事,促进美丽中国全民行动。

我国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度高,但应对参与度低

气候变化存在吗?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缓或化解气候危机?这一系列有关气候变化的问题,公众是如何认知的?这些认知问题又如何影响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程度?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贾鹤鹏从传统媒体、新媒体及主题活动等方面对国内“双碳”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度高,但应对参与度低。

2022年3月—4月,苏州大学团队对中国公众“有关气候变化的认知”进行了调研,发现1500人的受访者中,有65.8%的人对气候变化有一定的意识,但只有29.3%的人愿意为环保产品多付钱,而愿意为能源多付钱的人更少,只占19.8%。

调研进一步分析了这些现象与经济社会等结构性背景因素的相关性,发现在气候行动意愿方面,民众“越爱国,越愿意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付出行动”;同时,民众对气候行动经济层面的关注度高于对于意识形态层面的关注度。

联系以往的内容分析和媒体分析研究,贾鹤鹏团队认为,调研发现的结果与当前中国媒体对气候变化的报道与传播不无关系。在他们看来,中国媒体对气候变化的报道主要以经济框架为主,更多将其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而不是挑战;内容缺乏紧迫性,缺乏风险感塑造,缺乏相关性和接近性;媒体报道气候变化议题的优先级依然很低,以应对气候活动为主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气候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繁旭,从如何促进“双碳”报道成果转化、促进公众生活习惯改变方面进行了分享。曾繁旭同样提出气候叙事与公众行动的现实困境,即公众对气候议题的关注和认知程度较高,但气候行动水平或行动力却相对不足。

以中国气候传播的实践为案例,曾繁旭指出,媒体就气候变化议题存在热爱讲述“抽象的科学数字”、集中于单纯的政策宣传等问题。

与公众进行深层连接,提升个人行动意愿

那么,如何通过传播将气候变化议题与公众的内在特征、底层观念进行深度连接,让气候变化不再是与生活无关的远方问题?

贾鹤鹏建议,采取更加有个体动员性的策略,凸显个人与国家的纽带关系,发挥爱国主义的社会动员能力;明确传播对象,在科学性的基础上,与本地极端天气等气候风险事件相结合,提升个人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认知,为个人赋能,以促进个人的行动意愿。

曾繁旭也提出一种新的路径,即通过气候叙事与公众进行深层连接。他表示,公众对气候问题的认知,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建构的,是由公众所信任的传播者通过特定的叙事方式与公众进行联合后促成的。因此,在叙事时,创建符合受众驱动力的故事,能够更好地将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转化为行动。同时,基于公众价值观,对受众进行细分,更加准确地把握需求,针对不同的公众群体,提出不同的传播建议。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普宣传教育体系

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科普工作的强力支撑。通过加强科学普及,提供一批公众喜闻乐见的优质科普作品,可以促进各行业各领域对“双碳”目标的深度认知,筑牢全社会共同参与落实“双碳”目标的信心和底气,引导全社会向绿色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

在沙龙中,《碳达峰、碳中和100问》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中国日报社主任记者张周项以及“老汪聊碳中和”主理人、《碳中和时代》作者汪军,分别分享了科普实践、图文结合创作和自媒体创作的实际经验和心得体会。

在陈迎看来,做好“双碳”科普宣传对于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十分重要,目前正面临难得的机遇,社会关注度高,需求非常旺盛。但同时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多学科交叉、知识更新速度快、熟悉新媒体时代传播的科普人才匮乏等方面。

对此,陈迎呼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双碳”科普宣传教育体系,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同时,陈迎强调,“双碳”科普宣传应遵循“科学性第一”的原则,做好概念辨析,及时澄清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兼顾趣味性、可读性,利用多媒体传播手段,做出符合传播规律、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产品。

张周项则从爆款长图《假如东北也能种榴莲》的创作经验,分享了百万+科普长图创作经验。张周项强调,新媒体时代,媒体内容要做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比如文字口语化、图片脑洞要大、会玩梗等。但同时,一切的前提是内容专业性、科学性。如《假如东北也能种榴莲》一文背后,就有来自“双碳”、植物、气象、历史等领域的权威专家把关。

汪军也分享了自己从事“双碳”科普的最新进展,希望通过小说、视频等方式,继续推动议题破圈,吸引更多人关注。

除主旨分享外,嘉宾们还进行了深入讨论,就如何改进“双碳”传播策略、评估“双碳”传播成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