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下一版4
 
两部门发文要求进一步做好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
“黑”土地长出“绿”经济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细落实
大连庄河建立智慧环境监管平台
积极推动政策 环评试点工作
重庆优化环评审批助力生物医药产业跑出“加速度”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土地长出“绿”经济
吉林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负增长
 

◆本报见习记者 陈博宜 通讯员 宋明昱

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和“黄金玉米带”上的吉林省,保护性耕作面积增幅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在粮食产量大踏步地向年产千亿斤目标迈进的同时,吉林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和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黑土地在自然修复状态下,得到人为保护,持续性地发挥“绿色效益”。

自然恢复焕发绿色生机

走进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抽水乡永泉村林下“生态鸡”养殖基地,在葱茂的山林下,一群群芦花鸡飞上飞下,十分欢腾,“咕咕”的叫声此起彼伏。

“近年来,我们结合传统养殖方式和现代科学饲养技术,充分利用B级玉米糁、种植基地等资源,林下养殖‘生态鸡’,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溜达鸡’。”永泉村党支部书记赵广龙介绍,既利用了种植基地的林下空间,节省了饲料,同时产生的鸡粪还能为种植基地提供天然肥料,有效实现了多种资源循环利用,促进了农业产业绿色发展。

同样是发展绿色农业,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则选择了给土地盖上“棉被”。

正值秋收,梨树县的玉米地里整齐地铺着一层收割完的玉米秸秆。

“这秸秆给黑土盖了层‘被子’,秸秆还田可以给黑土补充营养,使地力得到自然恢复。保墒的同时还防风蚀水蚀,产量高了,土壤也好了。”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讲起秸秆覆盖还田的“梨树模式”头头是道。

盖着秸秆的土地,明年怎么种庄稼?

梨树县将两垄或三垄合并成两行,行距有宽有窄,窄行种玉米,宽行覆盖秸秆,次年反之,形成了“条带耕作”。

这种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需要用免耕播种机,尽量不翻耕或深度旋耕,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和施肥,减少动土,实现有机还田。

梨树县从2007年开始探索推行了以“秸秆覆盖、条带休耕”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为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提供了“梨树方案”。

如今,吉林省实施保护性耕作达3000万亩以上,居全国第一位。

人为保护养出绿色农作物

记者近日走进梨树县十家堡镇区域畜禽粪污处理中心,两台粪污发酵箱正在进行发酵处理。

“中心共处理梨树县4个乡镇的畜禽粪污,每个发酵箱24小时能产出10立方米畜禽粪污利用产品半成品。”十家堡镇区域畜禽粪污处理中心销售经理潘巨任介绍说,通过添加生物菌,进行循环发酵后,冬天便可开始后期加工工作,处理产生的畜禽粪污利用产品可用于改良、活化土壤。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梨树县共有7个这样的畜禽粪污处理中心,721个畜禽粪污收集点。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畜禽粪污污染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做好全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省生态环境厅正在组织全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行动。”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杨宁宁说,针对规模化养殖场未批先建、污染防治设施不规范运行、随意倾倒畜禽粪污和畜禽养殖禁养区复养等环境违法问题,进行集中排查整治。

除集中处理畜禽粪污外,吉林省还在探索如何就地利用。

“村里建设了蚯蚓养殖基地,目前正在研究引进合适的蚯蚓品种。”公主岭市三角寺村党支部书记姜艳军说,村民可以把牛粪统一送到距村里500米外的蚯蚓养殖基地,粪污被蚯蚓消化吸收,蚯蚓粪还能卖肥。

想养出污染少、质量好的绿色农作物,一方面需要加大有机肥的投入,另一方面则需要农药“减量”。

抚松县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实行有机肥补贴,推广生态栽培、绿色植保、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全县每年推广统防统治、绿色防控10万亩以上。

农药“减量”了,怎么保证病虫害不影响产量?当地建立了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每个乡镇安排两名测报员,每个行政村安排1名测报人,形成日报制度。

同时,通过选用抗病虫良种增强玉米、大豆抗逆性,在种植期间实行轮作换茬,更换病土,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目前,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已连续5年实现负增长,利用率分别达到40.42%和40.6%;全省有效使用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达到1349个。”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处长段庆广说,吉林省以“两山”理论为引领,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抓手,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全力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

丰富内涵走宽绿色经济路

金秋时节,吉林省舒兰市吉米稻香现代有机农场里,在玻璃栈道上行走观光,金黄色的稻田仿佛一望无垠的金色海洋。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