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产业经济
3上一版
 
2021年度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报告发布
河北推进排污权跨区流转
图片新闻
黄山成功签约两单水权交易
广西五项目获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国家试点
绍兴嵊州“无废金融”解企业“燃眉之急”
宁夏四方面发力控制工业固废产生量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3年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1年度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报告发布
主动公开信息的企业增加,仍有部分上市公司未公开披露环保处罚信息
表中数据为沪深两市碳信息披露企业数及平均得分率。
 

◆本报记者 吕望舒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环境记协)近日在京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2021年度)》(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主办方连续第10年发布此类报告。

《报告》指出,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稳步提升,2021年披露指数约为39.89分,相比2020年提升6.97%,为10年来最高。

参与企业数量增多,披露质量有所提高

《报告》显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工作越来越重视,发布环境责任信息报告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且披露水平稳步提高。这体现出企业对国家政策的认识不断深化,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意识不断提高。

自2013年开始设置星级评价以来,《报告》首次出现前20名均为四星半级以上,五星级企业首次出现5家,此前最多只有一家。

2021年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中船防务、民丰特纸、中国石化、海油发展、恒邦股份、宏达股份、岳阳林纸、金钼股份、恒逸石化、环旭电子。

“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上市企业进入了主动信息公开的行列,上市公司作为地区经济的领军企业、行业龙头或者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是区域经济活动主体中最优秀的群体,带动着区域内相关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人才链的不断发展,也是地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火车头。”中国环境记协主席、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谢国明在发布活动上表示。

虽然披露整体水平稳步提升,但仍有部分企业披露意识不足。结合生态环境部2021年对外通报的信息来看,一些上市公司因环保问题被通报或处罚后,未在其企业官网、社会责任报告或其他环境报告中有所披露。

例如,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排污许可证到期未延续;绿康生化集团篡改、伪造监测数据;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环评要求措施未落实到位,厂区雨污分流不彻底;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移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等。

碳信息披露受重视,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最终要分解落实到区域、行业和企业身上。其中,企业承担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绝大部分任务。

《报告》显示,2021年度,1178家上市公司不同程度披露了碳信息,在发布有效样本的1415家企业中,占比为83.25%,相较2020年度披露占比(70.75%)提升17.67%。其余237家企业未披露碳信息,占比为16.75%。

碳信息披露得分率有所提升,但还有很大上升空间。1415家上市企业2021年在温室气体环境绩效方面的总体平均得分率为27.6%;其中,超过平均得分率的企业共计569家,占全部企业的40.21%,较2020年(17.80%)增幅为55.06%。

同时,《报告》显示,沪深两市碳信息披露总体水平同比提升。2021年度,沪市企业碳信息披露平均得分率为27.22%,深市企业碳信息披露平均得分率为28.14%,同比均有提升。

通过沪深两市对比可知,沪深两市大部分企业具有较强的碳信息披露意识,并且注重低碳成果信息的发布。

三大城市群有亮点,五星级企业均在此

《报告》显示,珠三角地区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指数平均分为40.28,京津冀地区为40.85,长三角地区为41.06。从一级指标得分率来看,三地区得分率相近。其中,长三角地区企业环境管理、环境绩效两个一级指标得分率最高,分别为53.47%、36.08%。而京津冀地区企业的环境信息沟通指标得分率最高,为37.04%。

所有上市公司中,五星级企业均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中,星级在四星半级及以上的企业数量为11家,长三角地区占7家。

“长三角地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星级分布呈金字塔分布,京津冀、珠三角地区五星级企业数量大于四星半级。然而,三地区的企业星级分布主要集中在一星级与二星级,三地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仍有提升空间。”北京化工大学低碳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学之介绍说。

《报告》总结了近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变化情况、产业行业间的差异性,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企业的披露状况,并提出通过政策激励、完善机制等多种方式,为环境信息披露规范性提供基础支持和保障;规范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要求,明确具体内容和披露形式;注重创新披露模式,形成信息披露评价平台等建议。

NGO与企业共行动,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活动中,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同步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气候行动CATI指数2022评价报告》(以下简称《CATI报告》)。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丁彬彬表示,发布《CATI报告》旨在客观反映上市公司气候行动进展及在“双碳”行动中所处位置,助力各方形成共识,激励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和管理机制。“同时,我们希望借助碳核算摸清家底,科学设定碳目标,高效开展节能减排,并通过对排放和绩效的披露构建与利益方的信任。”

此外,CATI指数能为海内外ESG投资者、指数基金、影响力投资提供决策参考,支持上市公司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有效参与“双碳”行动和全球气候治理。同时,协助金融机构防范企业转型过程中的“漂绿”风险。

参加活动的企业代表也纷纷表示,将继续建立健全内部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依法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全球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提供商台达公司发布《2021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在中国大陆的可持续发展实绩。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介绍了企业成功开发“生态+光伏+农牧林果+旅游+棕地利用”等多元生态产业和惠民增汇工程的实践。北京博雅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国家“双碳”战略和全球能源转型。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