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美丽中国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将实现3个“最”
“候鸟天堂”是怎样建成的?
广西打造西南生物多样性宝库
玉树琼花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候鸟天堂”是怎样建成的?

图为蓝冠噪鹛。
 

◆本报记者张林霞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中,中国角江西日活动溢满“赣鄱味”。在现场展示区,一幅幅多彩画面、一帧帧生动镜头、一件件文创产品,让国内外公众近距离感受江西省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成功实践。

生态质量指数(EQI)全国领先的江西,是中国最绿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已知有高等植物6337种,野生脊椎动物1007种,自然保护地数量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江西省生物多样性家底不断厚实,珍稀野生动植物频频“亮相”,奏响了一曲万物和谐的赞歌。

完善规章制度,特有鸟类种群增多

1919年9月,一名法国神父在江西省婺源县获取了3个蓝冠噪鹛标本。但在1923年之后长达77年里,婺源再无蓝冠噪鹛发现记录。

2000年5月,婺源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在秋口镇鹤溪兵营林自然保护小区开展调查时,意外发现一群喉部鲜黄色的小鸟活跃在林间。经专家确认,这就是鸟类专家苦苦寻觅的蓝冠噪鹛,也是目前已知婺源县唯一的全球特有鸟类。

婺源县政府为加强蓝冠噪鹛的保护,制定出台了《婺源县蓝冠噪鹛自然保护小区保护管理办法》。在自然资源、林业、水利等部门的持续共同努力下,蓝冠噪鹛从实施保护前的5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250余只。

“只有制度硬了,保护才能更到位。”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陈光胜说。

江西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发布并实施《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3—2030年)》,先后出台多部法规规章,2021年颁布全国首部保护候鸟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西省候鸟保护条例》,2022年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在全国率先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目前,江西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形成,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地547处,自然保护地数量居全国前列。

改善生境,“微笑天使”时隔40年再到扬子洲戏水

长江江豚,因嘴角微微上翘,像在“微笑”,而被形象地称为“微笑天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为让江豚的“家”干净美丽,九江市积极开展长江和鄱阳湖水环境的治理。九江市在江西省率先启动长江等重点河湖及主要支流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对全市1012个长江入河排污口进行系统溯源分析,分类推进长江及主要河湖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九江长江段水质长期保持Ⅱ类及以上水质,鄱阳湖九江湖区成为全湖区水质最优的湖区,长江江豚栖息生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2022年夏季的赣江扬子洲成了热闹打卡点,“微笑天使”江豚时隔40余年再到扬子洲戏水,与滕王阁同框出镜。

“我们保护的不仅是江豚,更是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呵护鄱阳湖的健康发展,将为江豚保护提供更多保障。”江豚的忠实保护者、摄影家余会功说。

只有生态环境好了,生物才能多样起来。多年来,江西省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最坚定的决心、最坚决的态度和最坚毅的行动向污染宣战、守护生态环境,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实现设区市全覆盖,生态质量指数(EQI)连续两年名列全国前茅。

如今的江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公认的“珍禽王国”和“候鸟天堂”。在鄱阳湖越冬的珍稀濒危物种白鹤由实施保护前的不足百只,增加到4000余只。

江西省还切实加强就地保护,组织实施迁地保护、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全力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多年未见的鳤鱼、大规模刀鱼、大规格胭脂鱼、大黄花虾脊兰、苏铁蕨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再次出现。

加强监督管理,对破坏行为“零容忍”

2022年5月,“娃娃鱼”新种——江西大鲵被发现的成果,在学术期刊《动物学研究》在线发表。经过多年考察研究,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靖安县境内发现纯种大鲵(俗称娃娃鱼)野生种群。

靖安娃娃鱼被中科院命名为“江西大鲵”,认定为我国首个遗传身份明确、野外稳定繁殖的大鲵纯种种群。

靖安是江西首个国家生态县、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了在高起点上进一步守护好生态环境,2022年6月底,靖安县整合河长制、林长制、河湖警长制工作资源和涉生态环境保护各部门的执法力量,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建立了“生态卫士”综合执法机制,闯出了一条护航生态的新路子。

靖安县的生态保护是江西省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江西省持续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对破坏生态系统、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的行为“零容忍”。将非法侵占自然保护地、围湖占湖、毁坏湿地等行为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督促各地认真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江西省已连续5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加快推进问题整改,全省共核查出违法违规问题953个,已完成整改942个。江西省还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毁林、森林督查、湿地保护、“清风”行动、松材线虫病疫木集中清理,严厉打击涉生物多样性的违法犯罪行为。

如今的江西,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野生动植物栖息的家园。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