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下一版4
 
在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生态环境部党组召开会议
冒严寒给黄河流域地下水做“体检”
以“两山”转化推进共富绿美
王小峰:严格执法 守护汾阳碧水蓝天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冒严寒给黄河流域地下水做“体检”

图为采样组长肖耀华检查水样瓶。
侯佳明摄
 

◆本报通讯员 侯佳明 记者 肖颖

新岁伊始,有这样一群人:奔波在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四地,在零下的温度里,采集着一口又一口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给黄河流域的地下水做“体检”。记者近日跟随采样人员,实地记录他们如何采集看不见的地下水。

时不我待,把疫情耽搁的时间“抢”回来

黄河流域的地下水采样一年分3次进行,分别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枯水期的采样时间一般从10月中下旬开始,12月底前结束。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黄河流域局)负责的是内蒙古(西)、山西、陕西、河南4省份279个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的监测任务。

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影响,黄河流域局监测与科研中心主要负责人张清坦言:“截至2022年12月底,4省279个点位我们仅完成了大约40%。”面对严峻形势,为追回因疫情耽搁的地下水采样工作进度,黄河流域局成立临时作战指挥部,协调全局做好这次采样工作。

于是,包括黄河流域局监测与科研中心副主任樊引琴这样的业务骨干在内的检测人员,被分别派往内蒙古、陕西、山西三地开展地下水采样工作。

2022年12月31日,樊引琴和队友抵达陕西。车子在行驶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张清、樊引琴带领的队伍抵达了兴平市兴平航空电气公司5号地下水井。

采样必须认真细致,错一步就得重来

1月6日12点半,采样组组长肖耀华带队从另一个地方赶来和樊引琴汇合。

15点19分,开始采样。“准备开始检测。”肖耀华话音刚落,小组的成员便立即行动起来。下泵员老李拎起一个白色塑料桶,装满新抽上来的地下水后,分析员樊引琴随即将5根事先冲洗过的探头放入水桶中。

与此同时,质控员黄亮从水桶中取完一小瓶水样后,开始分析浊度。组长肖耀华一边忙着拍照上传采样专用手机APP,一边向记者介绍采集地下水相关情况。

确定完目标井后,采样组先开始“洗井”。“防止井内滞留水,以取得代表性地下水样品。”肖耀华介绍说,得经过至少3次的水样分析,每次间隔五分钟,当3次检测的水质参数误差符合要求后,方能进入下一环节。

15点34分,“洗井”环节告一段落,开始进行下一步,样品瓶身份信息生成环节。肖耀华在手机上确定采样信

息后,一个便携式小仪器开始“吐”出标签纸,这个包含了二维码、采样量与分析项目等信息的标签,相当于是样品的身份证。有了它,采样人员就知道每个样品瓶的水该怎么装,后续样品到达实验室后,实验人员分析起污染因子来也一目了然。

15点44分,装样开始。接过空瓶,肖耀华立即拿起接在主管道上的细软管,往瓶里慢慢注水。“有的水样不能有气泡,瓶口得形成一个凸起的弯月面,小软管水速好控制,可以滴。”肖耀华双眼紧盯瓶口说道。面对大小、颜色、材质迥然不同的样品瓶,肖耀华和队友分工明确,现场采样有条不紊。

接近17点时,水样装瓶完毕,采样员进行最后检查。尽管是在寒冬,可肖耀华和好几个队友的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脱掉橡胶手套的双手通红。

给地下水做“体检”,守好黄河生态

1月5日,山西组采样任务结束;1月7日,陕西组采样任务结束;1月8日,内蒙古组采样任务结束。至此,2022年黄河流域四省份地下水监测点位采样工作顺利收官。后期,这些样品将会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给黄河流域的地下水采样,相当于对地下水做全面“体检”,水质、水位等信息也就能及时掌握。有了这份“体检报告”,也就能为黄河流域的进一步生态治理和社会发展出具一份“健康指南”。

“地下水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地下水质量考核促进地下水保护是生态环境部的重要职责;地下水采样的规范与质量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经得起检验的第一步和前提要求,对于流域、区域地下水保护监督、管理具有重要基础支撑意义。”对于这次跨年采样,张清总结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