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靖江:饱蘸“青绿”色 绘好生态图
走进马洲岛,这里生物多样性家底丰厚
靖江:打造幸福河湖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马洲岛,这里生物多样性家底丰厚

 

◆周亚楠 叶网盛

马洲岛地处靖江最东端,位于长江干流内,北与如皋市相邻,距离靖江市陆地最近处(长江农场)2000米;南与张家港隔江相望,距离不到3000米。由于四面环水,远离陆地,无人为干扰,被誉为长三角城市群仅有的一片未被工业化和城市化污染的原生态绿洲。

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马洲岛生物多样性丰富,有206种鸟类,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东方白鹳、黑脸琵鹭、黄胸鹀和白头鹤。

一年的调查成果丰硕,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

“为更好地保护马洲岛生物多样性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1年,靖江市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共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靖江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顾爱东介绍,这也是长江下游地区建设的第二个生物多样性观测站。

“马洲岛拥有原生湿地生态系统、水鸟集中分布点和生态农业基地,大片原生状态的滩涂湿地,吸引了江豚戏水、珍稀水鸟驻足,生物多样性资源十分丰富,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的绝佳地点。”江苏省靖江市马洲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负责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研究员曹铭昌告诉记者。

据统计,整个靖江市内共调查发现鸟类190种,而马洲岛一年多的监测结果显示,鸟类物种数已达184种,其中,包括东方白鹳、黄胸鹀、白腰杓鹬、大滨鹬、半蹼鹬、翻石鹬、震旦鸦雀、鹗、普通鵟、白琵鹭等30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

顾爱东介绍:“马洲岛总鸟类物种数和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物种数占靖江市总鸟类物种数和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物种数的比例均高达96%,这表明马洲岛是靖江市内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靖江市用心用情守护包括马洲岛在内的百鸟迁飞驿站,通过优化生态保护规划,全力推进长江湿地生态修复,加强调查观测研究,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

“鸻鹬类是鸻形目的三大类群之一,包括13个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湿地和水域,又称滨鸟,主要以生活在湿地的动物性食物为食。很多鸻鹬类具有迁徙的习性,一些种类在迁徙过程中可以连续飞行达万千米,是目前已知的连续飞行距离最远的鸟类。”曹铭昌说道,我国当前共有鸻鹬类9科81种,马洲岛调查观测到鸻鹬类5科34种,约占中国鸻鹬类总物种数的42%。

多种鸟界“国宝”首次打卡靖江

“马洲岛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驿站,为鸟类提供了大量的栖息觅食场所,保障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靖江市内乃至整个长江下游境内十分珍贵的湿地资源。”曹铭昌继续说道。

“快看,东方白鹳。”2022年2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调查团队在靖江市马洲岛的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查看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时,惊喜地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东方白鹳的身影,这是靖江市首次观测记录到这一“鸟界国宝”。

“在监控视频中,可以清晰的看到4只东方白鹳在湿地休憩、觅食,相互嬉戏,美丽而优雅。”据了解,东方白鹳为鹳形目鹳科的鸟类,属于大型涉禽,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涉危物种红色名录认定的全球性易危鸟种,在我国已被列入2021年2月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誉为“鸟界大熊猫”。

曹铭昌介绍:“东方白鹳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马洲岛湿地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食物资源,同时具备东方白鹳生存所需的栖息条件。因此,越冬时节,可以吸引东方白鹳来此栖息。”

曹铭昌告诉记者,2022年5月,继发现东方白鹳之后,马洲岛生态湿地又迎来了新的朋友——黄胸鹀。这也是首次在马洲岛记录到全球“极危”物种——黄胸鹀。黄胸鹀为迁徙过境的旅鸟。主要栖息于大面积稻田、芦苇地或高草丛及湿润的荆棘丛中,对栖息环境十分敏感,喜食植物种子。

“我们观测站又发现了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22年10月28日,曹铭昌通过观测站在马洲岛湿地首次观测发现全球濒危珍稀鸟类——白头鹤。至此,靖江市观测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达到4种。

据介绍,白头鹤别名锅鹤、玄鹤、修女鹤,是大型涉禽,为国家一类重点保护鸟类,《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脊椎动物卷》将其评为濒危物种,全球目前仅存6000只—1.5万只。白头鹤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此次发现,充分证明马洲岛生态湿地具有适宜白头鹤生存的环境。

顾爱东介绍:“新记录种类的发现和各类珍稀濒危物种的回归,表明靖江市各类生物栖息地不断增加,长江自然生态保护成效初步显现。”

下一步,靖江生态环境局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大力推进马洲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站建设,对长江下游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环境、珍稀濒危物种进行长期观测研究,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红线监管以及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关键支撑。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