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攻坚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手绘水系图“护航”治水攻坚
南京所协助厦门市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调查
2022年江西“气质”创佳绩
机场噪声污染防治,该从何入手?
山东重型柴油车有了“白名单”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发作出具体安排
机场噪声污染防治,该从何入手?

 

本报见习记者温笑寒

“加大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力度,深化民用机场周围噪声污染防治。”日前,生态环境部等16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机场噪声防治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

近年来,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民用机场建设如火如荼,机场噪声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也更加受到社会关注。机场噪声污染有怎样的特点?“十四五”期间机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该从何处入手?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业界专家。

噪声级高、影响范围广、间歇性强

作为航空运输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几年,我国机场设施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21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境内运输机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共计248个,覆盖92%以上的地级城市。

机场噪声级非常高。中国民航大学教授陈达告诉记者,飞机起飞时,机场噪声的声功率级可能高达140分贝以上。他表示:“正常人耳朵能够承受的音量在85分贝以下,长期暴露在85分贝以上环境会引起听力进行性损伤。而140分贝属于欧盟界定导致听力完全损害的最高临界点,其音量大致等于大型礼花弹在耳边爆炸的声音。”

机场噪声还具有影响范围广、间歇性强等特点。陈达表示,机场噪声传播时呈自上而下的立体空间扩散特点,波及范围常常可达数十平方公里。间歇性则体现在只有在飞机临近机场终端区时,才会对地面区域造成较大的噪声影响。

大型机场的噪声影响更为突出。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制的《2021年机场行业环境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大型机场噪声影响面积是支线机场的几十甚至上百倍,跑道两端的影响范围可达到10公里以上,跑道两侧的影响范围超过1公里。《报告》中对环评预测运营目标年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重点关注,指出北京新机场、深圳机场、昆明新机场、成都新机场、青岛新机场噪声级大于70分贝的区域面积,都超出50平方公里。

“这一指标反映的是飞机噪声预测超标的区域面积,数据意味这些大型机场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的确较大。”从事环评文件编制的相关专家表示。

防治关键环节众多,仍有待落实

陈达认为,机场噪声污染防治涉及航空制造业和运输业等多主体,除飞机设计制造中降噪技术的应用开发外,还涉及机场全生命周期规划设计、机场绿色运行、飞行程序优化、建筑物降噪隔声等众多措施。

“需要重点从源头控制、土地使用规划和管理、减噪运行程序、运行限制、建筑物降噪隔声等关键环节入手,开展机场噪声污染防治相关工作。具体措施包括重点探索制造低噪飞机,实施航空降噪新技术应用;在机场全生命周期内,机场周边需要尽量避免住宅、学校等与噪声不相容的土地使用,并鼓励工业、商业等与噪声相容的土地使用;针对机场周围噪声敏感区域内的住宅、学校等建筑物进行降噪隔声。”陈达说。

尽管防治对策相对明晰,但实际落实并非易事。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户文成告诉记者,飞机噪声治理涉及民航、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建等多个部门,而相关职责划分存在边界模糊问题,亟须加强沟通、联动。

“此外,发生严重的噪声污染事件后,工程措施手段仅限于对建筑物进行隔声处理。这对既有建筑物,尤其是农村住宅来说,改善程度有限,居民对当前噪声治理手段的效果满意度并不高。”户文成表示。

新建设机场更易提前规划防治措施。例如,在2021年9月刚实现通航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建设之初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取了颇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公开资料显示,大兴机场在设计中结合起降要求,局部调整了跑道角度,试图大幅减缓对周边城区噪声影响。同时,在噪声红线外布设32个噪声监测点,红线内建设两座空气质量监测主站、17座监测子站,实现对周边噪声影响的实时监测并开展后评估。

需从规划管理、技术创新入手

《2022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机场采取噪声敏感建筑物搬迁、隔声窗改造、安装噪声自动监测设备等措施合计投入约23.2亿元。但户文成认为,现阶段我国民航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系列措施方法中最为关键的是机场周围土地的噪声相容性规划管理。

“通过民用机场周边噪声敏感建筑物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的划分并实施严格控制,能较为有效地规避大范围的噪声污染事件发生。”

在国际机场建设实践中,规划管理同样是重点。如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将机场周围用地划分为3个层级,分别是机场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开发建设区。其中,机场保护区内不允许建设居住区、学校和医院,限制建设区内可用于一定程度上的城市建设,但不建议人员汇集,开发建设区域适合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此外,陈达认为,目前,机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在行业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噪声污染防治人才与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噪声防治工作,需要予以针对性解决。

“截至2023年2月,国内仅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等建立了噪声监测系统,由于相关系统的核心装备模块均采用进口设备,导致后续技术服务能力存在严重瓶颈。”他举例说明。

由于相关的技术配套难以有效满足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与行业规范的落地实施要求,陈达表示,行业内迫切需要推进全套技术的国产化替代。

“需要促进行业与产业融合发展,强化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同步推动相应的标准体系建设。同时,依托中国民航大学等行业院校,统筹国内外院校资源,积极培养机场噪声污染防治相关专业人才,构建专职化的行业人才队伍。”陈达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