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进一步增强公益司法保护法治力量
环资审判组织体系基本建成
完成“技术动作”需有配套法规
海南推进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
图片新闻
湖北以法治推进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设
鸡西22条措施提升服务效能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3年3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开展检察公益诉讼专门立法
进一步增强公益司法保护法治力量

 

◆本报记者 陈媛媛

5年立案办理公益诉讼75.6万件。其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39.5万件,占比过半,年均上升12.5%。

这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的一组数据。这份公益诉讼成绩单,充分反映出检察机关在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神圣职责中,践行人民至上、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公益损害问题的决心和毅力。

同时,尽快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已日渐凝聚成共识。多个代表团、多位人大代表提交相关议案。

■议案建议持续增加,立法已形成共识

今年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万峰湖案”“南四湖案”,两个湖过去都曾污染多年、治理多年。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形成了跨区域协同治理的合力。

“检察公益诉讼让生活在南四湖流域的我们,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宁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于安玲从2018年年底开始关注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的相关问题。“南四湖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不同省份管理的重点、方式、排放标准差异较大。最高检针对南四湖污染治理问题直接立案,启动公益诉讼检察程序,推动了问题的解决。”于安玲说。

全国人大代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印萍因参与了南四湖专案的办理,见证了检察公益诉讼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全国两会期间,她提交了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的议案。这份议案凝聚了山东代表团多位代表的心声。

“加快推进检察公益诉讼立法”,湖北、云南代表团将其作为全团议案。安徽、河南、山东、广东、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30位代表联名提交议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后,公益诉讼专门立法议题备受关注,不断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通过议案、提案的方式提出立法建议。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两会相关议案、提案至少在50件以上。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检察公益诉讼有大量的单行法补充、配套,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一个法律框架体系,包括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等,为我们制定专门的检察公益诉讼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副厅长邱景辉说,“作为主要的议案、提案办理单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方案和建议,甚至一些应当注意的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都有所涉及。”

■从试点到全面推开,专门立法已具可行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修改正式确立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检察公益诉讼一步步完成了顶层设计、法律授权。

从试点到全面推开5年多来,从蹒跚起步到稳步前行,从夯基筑台到厚基成势,从不被理解到广受赞誉,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取得快速发展,业务领域持续拓宽,案件规模稳步增长,办案质效不断提升,展现了独特的制度价值,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

宁夏回族自治区法院审理的腾格里沙漠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督促8家企业投入了5.69亿元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江西法院审理的三清山巨蟒峰案,三名‘驴友’为了攀岩,在巨蟒峰打入26颗岩钉,造成名胜古迹不可修复的毁损,被判赔600万元并追究刑事责任;云南法院审理的绿孔雀预防性保护公益诉讼案,挽救了濒危物种绿孔雀最后完整栖息地,这一案例入选了联合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典型案例。

实践的不断探索创新,为制度完善提供了丰富的样本。2021年7月,最高检发布《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将经实践检验有效的制度机制涵盖其中,为公益诉讼办案提供全流程、体系化的规范依据。同时,最高检出台了《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办理英雄烈士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工作指引》,与最高法共同制定了《关于办理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让检察公益诉讼专门法具备了“立法保障”。

“公地悲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比如,流域治理普遍存在‘上下游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的治理难题,万峰湖专案、南四湖专案等案件都说明了检察公益诉讼能够解决这一难题。”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在“做好新时代公益诉讼检察”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道,“虽然在我国从试点到全面推开为时不长,但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项能够解决公益保护问题、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司法保护制度。”

遵循“成熟一个、立法一个”的理念,制定一部检察公益诉讼法已具备现实必要性和实践可行性。

■如何立法,最高检将予以重点关注

“很多经验和规则需要上升为法律。”此次提出立法建议的代表委员都曾长期关注、参与过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湖北代表团提交的议案中,对于立法的总体思路,特别提出要体现中国特色,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和前瞻性。

在检察公益诉讼法的具体内容方面,安徽代表团议案提出,应当涵盖明确的检察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完善检察公益诉讼管辖制度;完善检察公益诉讼调查取证制度;完善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机制;完善检察公益诉讼审判程序等内容。

“目前,法律关于检察公益诉讼适用惩罚性赔偿方面并无明确规定,特别是有关提起惩罚性赔偿倍数及赔偿金折抵等问题,实践中各地尺度把握不一,建议立法予以明确。”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红枫说。

近年来,检察公益诉讼理论研究掀起热潮、走向深入。在百度文库以“公益诉讼”为关键词,可以检索到大量文章。这些研究成果分别从公益诉讼的基本理论、不同类型、运行效果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公益诉讼立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各级检察机关在制度完善与实践办案中都与学界保持良好互动,通过召开研讨会、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充分听取吸收学界的意见建议,积极引导支持学界开展公益诉讼研究。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检察公益诉讼专门立法该如何立”这一议题,最高检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予以重点关注。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