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进一步增强公益司法保护法治力量
环资审判组织体系基本建成
完成“技术动作”需有配套法规
海南推进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
图片新闻
湖北以法治推进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设
鸡西22条措施提升服务效能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3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高法工作报告:
环资审判组织体系基本建成

 

本报讯“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环境资源审判组织体系,中国环境司法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最高人民法院共受理案件18547件,审结13785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累计受理案件3370.4万件,审结、执结3081万件,结案标的额9.9万亿元。过去5年,最高人民法院累计受理案件14.9万件,审结14.5万件,制定司法解释114件,发布指导性案例119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达1.47亿件,审结、执结1.44亿件,结案标的额37.3万亿元。

报告指出,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两山”理念,5年来,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29.3万件,审结检察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7万件。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损害担责等原则,制定生态环境侵权禁止令、惩罚性赔偿等司法解释。审理非法进口“洋垃圾”、环境监测数据造假、非法围填海域等案件,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报告提到,云南法院审理绿孔雀预防性保护公益诉讼案,加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完善长江、黄河生态保护修复司法政策,流域内法院司法协作“串珠成链”,携手保护“母亲河”。江苏法院跨省移交“长江特大非法采砂案”生态修复金,落实全流域一体化保护。

创新适用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恢复性司法举措,判令补植树木超过9085万株,放流鱼苗超过5.1亿尾。贵州法院支持认购碳汇修复生态,福建法院创新林业碳汇损失计量及赔偿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河南、湖北、重庆、陕西、宁夏回族自治区法院在黄河湿地、丹江、三峡库区、秦岭、贺兰山等建设生态司法修复基地,让受损生态得以修复。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