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促进钢铁产业链延伸与协同降碳
让“太湖明珠”展现高质量发展的璀璨光彩
用“微网格”筑牢河湖管控“大屏障”
建立健全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3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江门市市长吴晓晖:
用“微网格”筑牢河湖管控“大屏障”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江门市市长
吴晓晖
 

◆本报见习记者周亚楠

当西江与其支流蓬江汇合,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江门便诞生了。

一部电视剧《狂飙》,让这座位于珠江口西岸的“中国第一侨乡”“火”出了圈,各地游客穿梭于江门的骑楼老街、流连于江门的长堤河畔。

“在江门,有辽阔的海洋,有蜿蜒的江河,有繁荣的都市。在这里,一山、一水、一城,皆是风景。”说起江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江门市市长吴晓晖向本报记者这样描述,言语间流露着自豪。

政府“治”+民间“理”,全链条构建河湖管护模式

江门境内水网密布,河流总数749条,总长4122公里,河网密度约0.9公里/平方公里,是华南地区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珠江最大的主干支流西江流经这里,珠江三角洲水系的潭江是这里的母亲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2%。

山川秀美,关键在水。如今的江门为何如此灵动?也许,我们能从江门的治水之路中读出更多启示。

“江门的水资源丰富,但水环境、水安全等问题也比较突出,管水、治水、护水任务自然就比较繁重。”吴晓晖说。

为守好侨乡水环境、水生态,江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坚决把河湖治理的第一责任扛在肩上。“我们坚持以体系机制建设为支撑,全力推进河(湖)长制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推行‘双总河长制’。”吴晓晖介绍,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最重要的西江江门段和潭江的市级河长,形成“头雁”效应。

为构建全社会共治格局,江门市着力探索政府“治”+民间“理”的河湖长制侨乡模式,构建“河长+河道警长+检察长+民间河长+专职巡河员+河道保洁员+护河志愿者+网格员”的全方位护水管水工作体系。同时,将河(湖)长制工作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用“微网格”筑牢河湖管护“大屏障”,织密河湖长“责任网”。

记者了解到,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江门市将30条跨县界河湖进行整合,由19名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市级河(湖)长,在全省率先将河长体系延伸到自然村一级,县镇村三级2225名河(湖)长带动全民爱水惜水,引进“专家河长”治河,形成了河湖治理的“江门样板”。

2019年,江门市河(湖)长制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获得激励的地市级单位。

2022年,江门市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全省排名第一,其中,鹤山市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推荐。

2018年—2022年,连续5年在省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其中3年名列地级市第一名。

随着水质不断改善,小鸟集体回归,巴金笔下的“鸟的天堂”再次重现。

深入打好江门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潭江是关键

“江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如何,主要看潭江。”作为珠江三角洲水系的一级支流,潭江在江门市境内流域面积5882平方公里,是江门市的主要排水通道,承担着下辖蓬江、高新(江海)、新会3个区和台山、开平、鹤山、恩平4个市的大部分污水和径流,以及航运等功能。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吴晓晖心系潭江的治理,不断推动潭江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稳定达标。

在国家赋予地级城市立法权后,江门市出台了第一部实体法——《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聚焦潭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同时,为配合条例实施,印发《江门市潭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成为广东省首个流域生态补偿办法。2019年,印发实施市第1号总河长令,强力推进西江、潭江流域41条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作。

今后,江门市将大力实施潭江源头管控和精准治污,推进潭江分段治理逐年实施,优化跨界水质监测断面设置,厘清治理责任,实现“交好水”给下游。同时,积极推动国考、省考断面水质持续改善,确保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着力强化水资源保护、分类治理推动水环境改善、抓好水生态修复、严格抓好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持续深化执法监管、强化工作保障等方面,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提档升级,努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谈及2023年的治水攻坚,吴晓晖告诉记者。

吴晓晖介绍,江门市还将突出流域统筹治理,打破行政区域治水界限,跨县河流由市级牵头,整体推进万里碧道和西江潭江跨县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统开展河湖治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门将持续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供更坚实的水生态支撑。”吴晓晖说。

规划引领、综合施策,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我们注重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一体化谋划流域保护治理全局,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走出一条跨区域联防联治新路。”吴晓晖说。

“把规划引领作为河湖治理的有力支撑,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吴晓晖介绍,在全面开展“一河(湖)一策”治理的基础上,印发《让五邑河更美行动方案》《江门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江门市“五水共治”“秀水长清”实施方案》《潭江分段治理工作方案》等,统筹水安全、水污染、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全域河湖治理绘就“施工表”“路线图”。

通过规划引领,综合施策,江门市河湖治理实现了从“五清”到“让五邑河更美”到“万里碧道建设”到“创建幸福河湖”的“四级跳”。

数据显示,2022年,江门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在全省排名第六位,同比提升一位;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主要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3.3%;潭江36条重点一级支流51个考核断面优良比例达92.2%;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76.4%,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

“我们将持续挖掘绿色生态的内需潜力,深入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持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着重对流域和海岸带实施综合治理,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江门样板。”吴晓晖表示。

展望未来,江门市将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推进河(湖)共建、共治、共享;全民动员,推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河(湖)长制工作,探索治水新模式,书写新时代江门的治水新篇章。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