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美丽中国
3上一版
 
雨林深处有“猿”家
留住东方白鹳的美丽身影
荷塘白鹭
推动大熊猫种群保护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3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雨林深处有“猿”家

 

◆本报记者张倩

如果问56岁的郑海强,每个月中最快乐的是哪几天?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在保护区,等着与动物们“萍水相逢”的那几天。作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分局(以下简称霸王岭分局)宣教科科研监测岗的一名工作人员,从1988年到现在,郑海强职业生涯的大多数时间都“泡”在霸王岭。在这里,他最亲切的伙伴之一就是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

霸王岭上有一群守“猿”人

“在霸王岭,哪一条沟里的水,捧起来我都敢喝。这里真的太纯净美好了,每次来,我都陶醉在这片原始森林里。”郑海强的话语里满是从工作中获得的幸福感。

驱车半小时,记者跟着郑海强来到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上就可以看到熟悉的“老朋友”,郑海强的笑容一直挂在嘴边。

“这是高山榕,长臂猿常常在树上玩来玩去,累了就摘它的果实吃。”一路上,他不断科普着长臂猿的生活习性。

一边走,一边听着长臂猿的故事,记者的目光落在郑海强的背包上,它看起来沉甸甸的。“习惯了。背包里都是常用的头灯、干粮、望远镜、相机,还有标本袋。遇到死亡的鸟和动物粪便,我们会收集起来,带回去研究。”郑海强解释道。

虽然现在保护区里已经有各类设备辅助监测长臂猿,但在二三十年前,监测长臂猿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

“当时我们的监测设备并不如现在发达。要留心听长臂猿鸣叫,判断它们所在的大致位置,就得马上穿过山林赶过去,观察记录长臂猿的数量、饮食和玩耍状况,捡拾长臂猿的粪便和吃过的果实,带回去分析成分。”他说。

路过一片木板拼成的休息区,郑海强的回忆涌上心头。“就在这里,大概有一个约40平的小屋子,当时我们一群人开展观察研究工作,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

上天没有亏待这些投身自然保护的人们。曾经,海南长臂猿种群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急剧下降,成为全球最濒危物种之一。随着保护、监测、科研、宣传和栖息地修复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长臂猿的数量慢慢增加。如今,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2群7只—9只增加到2022年年底的6群37只。

“你看这张照片,是我拍到的新生婴猿。当时从交配时期到妊娠特征,我们一直追踪观察。”郑海强的手机里有很多长臂猿的照片。

长臂猿“家宅”不断扩大

长臂猿的生存环境在一天天变好的同时,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的步伐也一点点向前。

“198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霸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面积约3万亩。到了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增加至10万亩。2003年保护区面积再次扩大至45万亩。到了2020年8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组建完成,管辖面积扩大至150.5万亩,国家公园内128.5万亩,公园外22.0万亩。”霸王岭分局信息中心副主任韩文涛告诉记者,如今的霸王岭面积较过去扩大很多,物种保护的对象也逐渐丰富。

韩文涛和记者分享了近期对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监测结果,显示区域内的生物多样保护成效明显,除海南长臂猿外,其他野生动植物群落或种群也呈现逐步恢复的良好态势。

置身霸王岭的原始天然林中,记者看到一片完整的陆均松群落。这片陆均松中的王者,便是树龄达2600年、胸径达2.3米的“五指神树” 。充满神秘感的陆均松群落,是长臂猿温暖的家,它们在这里生息繁衍。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了解长臂猿,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分局积极开展野外调查监测。于是,由18人组成的海南长臂猿专职监测队正式成立。近年来,还将野外跟踪监测时间由原来的每月10天提高至20天。在霸王岭,野外监测手段从单纯的人工监测逐步过渡到配合现代化技术的监测手段。通过开展科研合作,逐步破解海南长臂猿的生态习性、保护生物学等多个科学难题。

此外,霸王岭分局还与中国林科院、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应用新技术进行海南长臂猿监测试验,通过红外相机、录音设备对海南长臂猿种群及个体进行全天候监测。

“我们开展长臂猿实时视频监测试点,在海南长臂猿C群活动范围安装19套智能监测设备,实现影像监测数据的实时获取,掌握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活动习性、繁殖习性、食性等基本情况。”霸王岭分局宣教科普科科长齐旭明告诉记者,分局还与各大院校开展科研合作,开展海南长臂猿有关科研课题超过15个,涉及海南长臂猿种群生态、繁殖习性、栖息地结构、食源植物、保护对策等。

“在对B、C两群海南长臂猿超过8000条取食数据采集的基础上,目前已准确绘制出长臂猿‘家庭群’的活动范围,通过繁殖生物学研究和对栖息地范围内100多个样地的调查,基本摸清了海南长臂猿青年个体的性别比例、相关亲缘关系和栖息地范围内食源植物的分布情况。” 齐旭明说。

“护猿光荣”放心上

如今的保护区内还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打猿判刑 护猿光荣”8个字。“这是以前立的碑。曾经一段时间,不法分子盗猎猖獗,最惊险的一次,我一个人面对持有7把猎枪的人群,当时也没害怕。因为我是站在维护法律的这边,而他们是违法的。”郑海强回忆道,“当然,现在霸王岭,再没了这些人的身影,来的都是爱护长臂猿、敬畏大自然的人们。动物们越来越不害怕出来了,运气好的话,你可以看到仙气飘飘的白鹇在林间漫步。”

如今的霸王岭片区因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有了“物种基因库”的美名。片区内分布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1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包括海南长臂猿、海南坡鹿、孔雀雉、巨蜥、海南大灵猫、小灵猫、海南山鹧鸪、黄嘴白鹭、穿山甲、云豹等,野生动物种类十分丰富。

同时,因为坐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这里也成为植物的天堂,保护区内已知有维管束植物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海南苏铁、葫芦苏铁、坡垒、大黄花虾脊兰和卷萼兜兰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油丹、海南风吹楠、陆均松、降香檀等95种。

越来越多的物种让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变得热闹,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守护者也不断增加。

霸王岭分局结合林长制,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128.5万亩森林落实到12个管理站297个护林岗位,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指界到位,在内部实行三级保护管理(监测)机制。此外,还采取突击监督检查及利用奥维系统、无人机、防火指挥中心实行实时监控和救援指挥。

在霸王岭,爱猿护山护林,已经成为人们崇尚的一种风气。进林区时,随身带着几个袋子,捡拾被遗落的塑料瓶更成为稀松平常的小事。这里所到之处,皆是整洁干净,景色旖旎。而护林人也将继续保护着这片山林的和谐与美好。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