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近日了解到,“十四五”期间,上海市浦东新区计划建设118座初雨调蓄设施,总规模约97.9万立方米。今年将完成不少于23座初雨调蓄池的开工建设任务。
“建设调蓄池相当于安装了一个沉淀箱,能有效拦截初雨,防止雨污排入河湖。”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降雨初期的雨水携带路面尘土、污物,如进入雨水管网直排入河湖,将污染水质。调蓄池能收集初期雨水带入地表的污染物、管道中的污水及沉积物,进行沉淀处理后,再排至污水管道;当雨量超过泵站排涝负荷时,打开与削峰调蓄池的通道,雨水进入削峰调蓄池暂存,能起到削峰调蓄作用,待降雨高峰过后,再实施外排,防汛能力将大幅提高。
计划年底竣工通水的花木一号初期雨水调蓄池建设工程,是浦东新区“十四五”期间第一座开工建设的初期雨水调蓄池,主要解决花木地区雨水污染问题,调蓄规模为1.31万立方米。据介绍,项目建成投用后,该地区的初期雨水将通过雨水泵站进水闸门井截流至新建调蓄池,能有效保障流域水安全,减少发生内涝灾害的风险。待雨停后,调蓄储存的初期雨水将再提升至下游市政污水泵站,最后经污水二期管网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为保障流域水环境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据悉,浦东新区将持续推进初雨调蓄设施等项目建设,到2035年,将形成标准适宜、布局合理、安全可靠、环境良好、管理有效的现代化城镇雨水排水格局,达到如遇50年至100年发生一次的大水内涝可控、整体溢流污染负荷控制率不低于80%的目标,守护城市安全屏障、守住水环境安全底线。
丁波 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