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依法依规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和规范化建设
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落户银川
甘肃举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图片新闻
上接一版
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处投诉
山西调度黄河治理和治气工作
湖北部署秋冬季治气专项行动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落户银川
发布《二〇二三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银川倡议》
 

本报记者崔万杰银川报道 9月16日,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银川)授牌仪式暨2023“美丽宁夏”新时代生态文学创作活动(第二阶段)在银川举办,十余位全国知名作家、学者、编辑与宁夏本土作家代表一同见证了生态文学“国字招牌”落户银川。

此前,2023“美丽宁夏”新时代生态文学创作活动(第一阶段)已于今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成功举办,有力提升了“美丽宁夏”建设的媒体关注度和社会美誉度。来自全国20多位知名作家、评论家、编辑以文学形式展现“宁夏蓝”“黄河清”“贺兰晴”“六盘绿”“罗山翠”“阅海秀”等宁夏生态环境之美,部分作品已通过相关报纸杂志陆续刊发,也彰显了宁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文学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致辞时表示,宁夏将全面推进《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落地见效,在繁荣发展生态文学、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中发出宁夏声音、作出银川表达,在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中展现宁夏作为。2023“美丽宁夏”新时代生态文学创作活动(第二阶段)再次启动,银川市成为指导意见发布后首个由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中国散文学会共同授予的“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

接下来,银川市将以本次“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落户为契机,吸引更多作家、评论家、编辑走进宁夏、走进银川,以更广阔的生态视野、文学视域、在地视角,聚焦新时代黄河与贺兰山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化建设、全社会生态价值理念培育等时代主题进行生态书写,推出一批有品质的生态文学作品,形成一批有特点的生态文学活动,产生一批有价值的生态文学研究成果,推动宁夏、银川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和生态文化建设大局。

当日,会议还向全国作家发出了《2023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银川倡议》,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任、评论家李晓东带来了《新时代文学生产机制、创作取向和主要成果》主题讲座;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主席、《人民文学》编审杨海蒂向与会作家作了《非有大情怀,即无大艺术》的文学专题讲座。

授牌仪式结束后,与会作家走进贺兰山区域,围绕闽宁镇生态扶贫、贺兰山生态功能提升、生态廊道修复、葡萄酒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集中采风并陆续开展创作。

该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和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指导,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银川市人民政府主办,银川市委宣传部、宁夏作家协会、宁夏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银川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承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