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攻坚
3上一版  下一版4
 
江苏深入打好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
安徽歙县织密护水“四道网”
西安治气聚焦突出问题抓细抓实
绍兴越城区加快淘汰老旧柴油叉车
“乌一昌一石”加强大气环境整治
盐城大丰川东港打造“诗与远方”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度网 巡防网 生态网 宣传网
安徽歙县织密护水“四道网”

 

本报讯 乘船或漫步在新安江安徽省歙县段江边,时常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鱼儿穿梭游弋、悠然戏水,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

作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主战场,近年来,歙县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织密“四道网”,确保新安江流域水环境安全。

健全联动机制,织密“制度网”。签订《皖浙交界水域跨省渔业联合执法合作框架协议》《歙县与淳安县跨界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工作协议》《歙县与徽州区跨区域渔政联合执法合作框架协议》,印发《歙县重点水域禁捕执法联动机制工作方案》《歙县渔业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歙县农业农村局“乡镇吹口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试行)》,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等机制,有效提高禁捕执法效率。

强化联合执法,织密“巡防网”。出台《歙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垂钓管理的通告》,从禁钓区域、禁钓时间、禁钓行为等方面加强垂钓管理,从严强化落实,实行日巡江巡河、查违规垂钓。完善重点水域网格化管理,建设18个乡镇渔政协管站,聘用71名村级护渔员,形成网格化禁捕护渔新格局。今年1—8月,开展日常巡查,与公安、市监等部门联合执法共514次,立案查处案件41起,司法移送案件5起,收缴电捕鱼器具17套,取缔违捕鱼网160套,没收非法捕捞渔获物158.8公斤,劝离垂钓人员2112人。

开展增殖放流,织密“生态网”。截至目前,歙县已连续20年增殖放流,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投放鲢鱼、鳙鱼、草鱼、鳊鱼等鱼种鱼苗累计超过1亿尾,充分发挥水生生物削减污染物的作用,确保实现“以水养鱼、以鱼护水”。今年,根据第三方调查评估,新安江歙县段有鱼类44种,以及25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包括子陵吻虾虎、波氏吻虾虎、棒花鱼、沙塘鳢、乌鳢、切尾拟鲿、黄颡鱼、纵纹原缨口鳅、圆吻鲴、溪吻虾虎等,水生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提升。

注重舆论引导,织密“宣传网”。通过六五环境日等活动,以及设立宣传标识牌、发放宣传材料、广播电视宣传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禁捕禁钓相关制度和政策,呼吁广大群众积极理解、支持新安江“十年禁渔”。

2023年以来,歙县发放宣传材料3500余份,开展多媒体宣传5次、普法宣传两次。同时,充分发挥法治在禁渔中的威慑作用,今年4月28日和6月6日,先后两次在新安江畔公开审理非法捕捞案件,并现场普及禁渔有关法律知识,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汪春妹 宋安舟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