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洲
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负责监督帮扶工作的市级联络员急促地打来电话:“本轮监督帮扶组组长刚刚联系,在夜查时发现了高值区和异味,还发现空中有烟雾。”挂断电话,我立即安排调度,迅速赶赴现场。
监督帮扶组只有几位同志,刚来人生地不熟,是如何发现如此偏僻位置的环境问题?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等到了现场见到监督帮扶人员后,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通过无人机搭载的灵嗅设备在空中搜索,缩小范围后再通过PID在地面重点污染源周边检测。监督帮扶人员兵分多路,有调阅在线数据监控系统寻找异常线索的,有根据无人机拍摄的地面设施画面进一步巡查的,还有走访周边区域群众的,立体配合、协同作战,进一步缩小范围,直至发现问题线索。
以监督帮扶组的先进做法为借鉴,聊城市针对环境执法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一些执法“顽疾”采取了纠正措施,着力推广多“兵种”、多部门协同作战。
聊城市成立了市级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专班,由市综合执法支队牵头,组成了5个整改督办组,对反馈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开展现场督办,坚决避免出现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等情况,并对县(市、区)存在的整改不严不实、整改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列入专案稽查和年度考核。此外,还以市政府名义牵头制定了工业企业、油品管控、施工工地、禁燃禁烧、道路扬尘等8条工作线,分别由市级领导亲自带队,成立工作专班和巡查队伍,实行条线结合、网格化管理,每日通报工作进展,每月考核排名。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出“严招”,精准严格管控。针对突出问题,市领导到一线办公推进、现场督导解决;第三方专家团队每日对空气质量主要指标进行分析研判,提出精准管控措施;各职能部门紧盯重点、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督查办公室对存在问题每天审核、限期整改,不定期“回头看”。
谋“实招”,高效推进落实。强化源头管控,紧盯控车、降尘、减排等领域精准靶向治理,将各项管控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创“新招”,聚力齐抓共管。按照“条块结合、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变“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为“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着力发现和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