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植行
贵州省六盘水市的田埂地头上,不时有手持仪器、怀揣笔记本的人小心翼翼地对目标土壤取样。“他们是市里来的技术人员,帮我们检查土壤的,我们欢迎得很呐。”六盘水市盘关镇的村民付运隆笑着说。
今年以来,六盘水市打响了严把产地环境安全关的保卫战。
部门联动 修复土壤
“面对土壤治理‘单打独斗’往往力不从心,所以我们联合了多个兄弟部门共治共理。”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为更有效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六盘水市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土壤污染成因排查及污染治理工作,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用地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耕地障碍修复、农产品协同监测工作,自然资源部门监测重有色金属开采情况,发展改革部门监测粮食质量安全,市场监管部门监管市场食品安全等。
各部门紧密配合,实现了从土壤环境到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管控。印发并实施《六盘水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六盘水市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政策保障。
注入资金 扶持建设
按照中央项目储备库入库要求,六盘水市将项目前期筹备作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支点。
六盘水市积极组织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受污染地块调查等项目立项,委托第三方编制有关申报材料。强化项目事前论证,重点论证项目必要性、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精准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建设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夯实项目实施基础。
“十三五”以来,积极组织申报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开展土壤污染治理,累计获批1.5亿元资金支持,治理面积63万平方米。推进历史遗留铅锌废渣污染治理工程实施,完成钟山区汪家寨镇吴家寨村、木果镇等4个历史遗留铅锌废渣治理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钟山区汪家寨镇左家营、大湾镇腊寨村、大湾镇海开村(二组、海开小河)等3个历史遗留铅锌废渣治理项目建设。
排查整治 巩固成效
今年以来,六盘水市已完成10家涉镉企业排查整治,建立污染源整治清单,完成1个土壤环境源头管控与治理项目建设。完成2023年重点污染源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监测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风险优先监管地块清单公开工作的通知》,建立并动态更新22个优先监管地块清单,并督促地块落实土壤风险管控措施。更新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目录,并要求企业开展土壤污染隐患全面排查和自行监测。
此外,六盘水市还在中心城区、六枝、盘州建成餐厨垃圾处置设施,在全省率先实现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全覆盖”、生活垃圾“零填埋”和城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全覆盖”,有效防范土壤污染风险隐患,持续跟进历史遗留铅锌废渣治理项目管理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