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正强 周璟 张燕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以推进生态环境执法提质增效为核心,精准深入开展稽查工作,全面扩展稽查业务,严格规范稽查程序,不断创新稽查手段,充分发挥执法稽查的“防火墙”“助推器”作用,全力打造陇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
聚焦重点领域,提高稽查效能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制定印发《2023年甘肃省生态环境执法稽查工作计划》,对日常执法检查、专项执法行动、区域交叉检查和省级督导检查等3类14项重点任务进行整理,配套更新了稽查询问笔录、稽查记录等稽查文书,有效提高稽查效能。
10月中下旬,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抽调执法骨干,邀请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稽查工作组,对白银、定西、陇南、临夏、甘南5市(州)16县(区)开展年度执法稽查,以执法大练兵开展情况为核心,围绕年度生态环境执法计划制定及执行、重点执法任务落实、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及信访投诉举报查处、移动执法系统使用、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情况五大方面,对执法行为、方式、质量开展全面评估,切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
聚焦方法创新,优化稽查方式
工作组通过“线上+线下”两条战线联动的方式,锁定重点任务询问核查、重点企业现场抽查、重点案卷联合评查三大战场。按照稽查工作计划确定的稽查对象,提前通过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信息系统、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生态环境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等“线上”平台,对稽查对象“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落实、移动执法建设使用、执法公示制度和全过程记录制度等情况开展非现场执法稽查,提前发现和锁定问题线索和证据。
现场稽查通过调取材料、询问座谈、比对数据信息等方式,宏观掌握稽查对象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基本面;按照每个执法机构3—5份案卷的比例,随机抽取已办结的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每个地区抽取1—3家规模企业开展现场检查,重点核查上级交办问题线索查处和整改情况。
聚焦帮扶指导,延伸稽查触角
稽查期间,工作组对5个市级执法机构及所辖32个县级执法机构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开展情况开展了督导帮扶。对照大练兵活动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评选评分细则,针对大练兵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典型案例公开、专项行动开展、“两法”衔接等难点堵点进行面对面交流,就今后执法大练兵活动应把握的关键环节进行梳理,强调释疑解惑,切实推动大练兵活动走深走实。
针对行政执法案件办理等执法大练兵关键指标,工作组抽取2023年和2022年第三、四季度办结的52份案卷,重点对案卷中执法主体、违法主体、违法事实证据、法律适用、执法程序、调查取证、信息公开、文书规范制作等实体和程序方面进行评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并进行指导帮扶。
聚焦后续监督,巩固稽查成效
稽查期间,工作组共制作稽查记录16份、稽查询问笔录25份,随机抽取执法音像记录和文字全过程记录50条、移动执法系统信息300多条,调取执法工作资料90多份,在门户网站抽查执法公示内容100多条,形成执法稽查意见书、稽查报告书10份。
针对稽查发现的问题,工作组深入分析梳理,现场指导市(州)和县(区)分局找准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办法,压实整改责任,拉单列项、立行立改。稽查结束后,向被稽查单位发送稽查意见书正式反馈问题,要求在30天内整改并反馈整改情况。
同时,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将对此次稽查发现的执法方面突出问题进行追踪督办,对拒不整改或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作为稽查典型案例进行集中曝光,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