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重大项目以质取胜才能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杜绝形式主义需严格对监管者的监管
逢喜添绿,留下美好念想
“师带徒”可有效弥补基层人才不足短板
“绿色空调”
搞“一刀切”“滥问责”违背了依法行政原则
让绿色消费引领新风尚
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岂能打折扣?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4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大项目以质取胜才能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宋杨

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每年开年的工作部署,往往是观察一个地方新一年发展思路、举措布局的窗口,具有风向标意义。新年伊始,多地聚焦重大项目建设,有部署、有行动,期望在2023年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上,巩固扩大,更进一步。

新年首个工作日,江苏省在苏州召开了2024年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启动会议,强调抓项目建设,要把绿色低碳、支撑能力、项目可持续性作为前提。同一天,陕西省一季度重点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省市级重点项目共572个、总投资3100多亿元。安徽省举行今年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开工重大项目460个,总投资近4900亿元。北京、福建、上海、湖南等地也在近日完成了2024年首批重点项目开工。

对全年经济目标而言,抢抓重大项目投资落地是最直观的增量。从各地开年的部署及直观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地党委政府对于新一年的经济发展信心饱满、干劲十足。

进一步梳理能够发现,在各地的重点投资项目中,除了传统的基础设施、民生领域补短板项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布局的一大亮点。河南省2024年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共520个,其中创新驱动能力提升项目44个,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个,产业专项发展项目386个,三者占到项目总数的85%。福建厦门集中开工的63个新年“开门红”重大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行业项目达到25个、总投资530亿元。可以说,抓好这些重点项目建设,对于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既然是“硬道理”,就说明坚持高质量发展是不容动摇的,是谋划工作时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各地新上马的重大项目,不但数量多、投资大,更注重绿色低碳可持续性,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谋划落实好这些项目,就是握住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各地要认清形势,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对于传统产业,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结构、优化供应链;对于新兴产业,则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上马新项目,既要看数量,也要看质量和效益;既要看体量,也要看科技含量和绿色含量;既要看财税贡献,也要看带动引领效应;既要看当下产出,更要看未来竞争力。

这些要求在我国实施的多个重大项目中已有体现。如备受关注的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工程,作为补齐水运基础设施短板的重大工程,其建成后不仅显著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于2023年年底正式并网发电的全球最高海拔光伏项目——西藏才朋光伏电站,每年可发出清洁电能900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9.2万吨,相当于在青藏高原种植了330万棵树木,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单纯数量扩张没有出路。重大项目建设只有以质取胜、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支撑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