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严打造假 提升精度 拓展覆盖
绿色江之头 此地最宜宾
“老树发新芽”带来新变化
责任在肩 大有可为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江之头 此地最宜宾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
 

◆本报记者尚玉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围绕宜宾如何扛起筑牢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屏障的使命担当、守护好一江清水,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探寻宜宾守护一江清水永续东流的故事。

中国环境报: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宜宾视察,强调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如今,宜宾有哪些新的变化?

廖文彬:对于宜宾来讲,“上游”不仅是地理区位,更是一种政治责任和城市精神特质。一年多来,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一方面在污染排放上做“减法”,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制定“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三年行动方案”,深入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十大行动”,全面完成155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坚决守住长江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另一方面,在生态修复上做“加法”,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和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先后建成城市公园77个、口袋公园103个,山川披绿、河湖向美,长江宜宾段常年保持地表水Ⅱ类以上水质,达到近十年最好水平。宜宾“江之头”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如今,宜宾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岸更绿了,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

中国环境报:作为全省的经济大市、工业大市,近年来宜宾在产业绿色发展方面有哪些变化?

廖文彬:宜宾是典型的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大力推动工业经济由原来以白酒、煤炭为主的“一白一黑”产业,向以数字经济、绿色新能源为主的“一蓝一绿”产业转型,初步形成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集群,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1500亿元、1000亿元、260亿元、670亿元,特别是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已成为宜宾外贸进出口的主力军。

同时,我们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快推动能源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瞻布局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四大未来产业,深化“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被国务院表彰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

中国环境报:通过您的介绍,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宜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在您看来,宜宾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为宜宾市民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廖文彬:变化确实不少。我们在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的同时,也致力打造更多“宜人”的绿色生活场景,让绿色低碳成为老百姓生活的新风尚和城市发展的新底色。比如说,在绿色交通方面,我们大力实施“电动宜宾”行动,建成了重卡换电站21座、推广换电重卡近1400辆、充电接口1万余个,目前中心城区新增的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和环卫车也都是新能源汽车,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在场景应用方面,我们积极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创新推出了“光伏发电+电池储电+智能配电”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已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站50个,年发电量达850万千瓦时,可满足近万个家庭一年的基本用电。同时,我们还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依托全市334万亩的竹林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竹制日用品产业,努力营造“以竹代塑·绿色生活”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宜宾将紧扣“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首要责任,以构建绿色低碳生产体系为着力重点,以创造高品质生活为根本目的,全力打造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示范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聚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和建设绿色转型集成改革试验区,探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