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方读本
3上一版  下一版4
 
探生态保护工作 讲环境改善故事
春到平利茶飘香
开展泔河春季水质调查和流域踏勘
汉中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4年3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专项采风活动走进西安
探生态保护工作 讲环境改善故事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
 

王双瑾

编者按

2023年秋季,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2023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专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活动邀请各级媒体对陕西省各地尤其是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进行关注,聚焦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目标任务,就企业减排、扬尘治理、散煤管控、秸秆禁烧、清洁取暖和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等工作的措施要求、工作进展和思路进行了采访和交流,为打好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日前,陕西省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专项采风活动走进西安市,从创新公众参与模式的未央区生态环境议事团,到为优质工地“松绑”的扬尘治理差异化管理现场;从全天候精准调度的“环保智慧大脑”,到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供应站,以点带面多角度探索西安市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的有力举措和经验成效。

未央深耕“共商共治” 强“生态意识”倡“生态议事”

此次采风活动首站来到西安市未央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墙上的照片,有未央区的污染源地图、污染治理现场的记录,还有已经成功举办的5场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环境议事团的活动掠影。

未央区生态委办副主任郭海燕介绍,未央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于2020年,未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双挂帅”,成员单位包含34个区级部门和10个街办。

“生态环境关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未央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道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为更广泛更高效地倾听群众声音,探索解决‘民之所想、民之所急’的问题,未央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策划搭建‘未央区生态环境议事团’平台,汇聚未央区以及西安市其他有志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智囊团队。以社区为单位,把企业、群众、高校院所聚集起来,连接政府、企业、学界各方资源,“把脉问诊”,积极出谋献策,为政府决策提供权威咨询和专业意见,并当好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保的‘引导者’,营造了关注生态、人人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从而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共建共治的新格局。”郭海燕介绍道。

自2023年10月以来,未央区通过在社区建立生态环境议事点,打通基层生态环境保护民主议事通道,以生态环境委员会牵头,部门、街道、专家学者、企业、群众共同参与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指导,改“堵”为“疏”,从居民自身需求出发,共商共议居民提出的民生事务,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指导各方落实落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生态环境议事团先后开展议事活动5期,一月一期,每期根据群众所想、所急确定议事主题,让群众利用自身专业领域知识,群策群力,提出当前关注的问题,并通过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在第二期“小板凳坐一坐,环境治理议一议”活动中,群众、企业代表对未央区各类场站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现场生态环保专家、行业部门代表与社区群众、企业代表探讨交流,对相关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和讨论,最终取得了群众、企业代表对场站整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目前,未央区各类场站积极主动参与整治工作,八大类893家场站全部完成整治提升,并实现了三级监管全覆盖。

为了进一步拓展生态环境议事团的影响力以及受众面,未央区生态委办还在未央生态环境议事团基础上成立了未央区生态环境宣讲大使团,宣讲大使通过专业知识和经验,积极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态理念。

下一步,未央区区生态环境议事团将链接更多优质“朋友圈”,以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汇聚起未央区的青年力量、新经济力量等,形成更多主体、全方位的良性互动机制,构建起未央区生态环境协商议事的“绿色引擎”。

实施扬尘治理差异化管理让建筑工地“尘埃落定”

第二站来到位于西安市经开区草店村安置社区的施工现场。

“工地的围挡全部安装到位,所有的建筑垃圾都用防尘网盖住。”据陕建六建的经开区草店村安置社区项目经理权龙介绍,为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扬尘,施工单位专门配置了智能雾森系统,喷淋、冲洗等设施设备,采取了工地路面全部硬化、现场施工物料全遮盖等举措。同时,还安装了扬尘监测系统,可以详细显示实时的PM10、风向、风速及噪声等监测数据,让工地扬尘问题一目了然。

据了解,为响应陕西省、西安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西安市住建局从自身做起,全力提升住建领域施工扬尘治理水平,对全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实施差异化管理,调动参建单位治理扬尘积极性。减少A、B类工地现场检查次数,加大对C类工地管控力度,为优质工地“松绑”、给不达标工地戴上“紧箍咒”,积极引导企业由被动治尘向主动治尘转变。在前期扬尘治理“6个百分百”“7个到位”的基础上,又于2023年8月出台了《西安市建筑工程施工扬尘八个方面加严管控40条措施工作指南》,对在建工地扬尘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细化,根据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工地进行差异化管理。差异化管理采用的是项目申请—专家评定—属地审核—市级备案的程序,将建筑工地分为A类(扬尘治理标准化工地)、B类(扬尘治理达标工地)和C类(扬尘治理严管工地)。2023年10月底,完成了全域在建项目差异化管理评定工作。目前,西安市住建领域纳入扬尘在线监管的项目1488个,其中,A类工地771个,B类198个,C类519个。

2023年,住建领域扬尘告警数量大幅度减少,全市住建部门扬尘平台二级超标告警数据较2022年下降64.7%,三级超标告警数据较2022年下降80%,扬尘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环保智慧大脑”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化应用水平

在西安市的“环保智慧大脑”——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的电子显示屏上,密密麻麻显示着优良天数、污染物浓度等各项环境监测实时数据。指挥中心组建于2018年7月,通过加强软硬件平台建设,构建起线上监控指挥同线下网格联动相结合的智慧环保体系。

截至目前,指挥中心已建成运行219个空气质量监测站、43个地表水质自动监测站、467个环保烟火监控点位、2129家工地联网的扬尘设备监控管理系统、1238家企业联网的用电监控系统、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出租车走航大气监测系统、大气激光雷达走航车等,指挥中心将环境感知层数据实时汇集,再经数字化智能分析处理,完成了监测—报警预警—预测的智慧蝶变,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信息化应用水平。

“依靠强大的‘智中枢’调度处置能力,指挥中心已成为西安市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司令部”,已成为响应全市人民生态环境关切的‘环保110’。通过指挥调度对各类系统发现的异常数据和环境问题经过‘自动报警+人工筛选’形成具体任务后,一键派发给全市1200多名网格员,网格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限时办结,实现了污染案件全方位、全流程、高效率闭环管理。2023年,全市网格员巡查污染源单位108万余次,上报案件23万余件,派发各类调度任务共计2.24万件,全部闭环处置。”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指挥中心还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通过持续深化开展探秘“环保智慧大脑”公众参与系列活动,举办主题沙龙,开设生态环保教育小课堂,运用“检查+宣传”网格员工作模式等多种形式,动员社会各界自觉践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积极营造人人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此外,开通了“西安生态环境”抖音号,打造了《智慧说环保》品牌栏目。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寓教于乐,让生态环保意识和建设美丽西安行动深入人心,助力美丽陕西和美丽中国建设。

今年1月,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授予“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基于指挥中心“硬支撑”的生态环境感知能力,西安市生态环境治理决策变得更加科学,让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助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巧用地热能集成新能源实现多能协同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综合能源供应站于2018年建成,被评为‘国家级新区清洁能源示范工程’,集成应用了中深层地热能、太阳能、冰蓄冷和智慧管控系统,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最大程度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综合能源供应站吴裕彤介绍。

通常情况下,地面每向下100米,温度升高1摄氏度-3摄氏度,2000多米的地热温度是50多摄氏度,通过特制管材把地表水引入地下,再将受地热升温后的水循环上来后供暖给社区用户。这便是西咸新区全面推广的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供热技术的原理。

地热能供暖项目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污染轻、运行成本低等特点。“这个总部经济园的综合能源供应站项目占地面积0.83公顷,建筑面积达1.04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是231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是8088平方米。建筑的高度大概是 9米,总热负荷是3.1万kW,总冷负荷达到4.61万kW。项目将安装5台3517kW的无干扰地热供热机组,还有30个无干扰地热供热换热孔。同时,还有4台双工况离心机组,每台容量是1900RT。屋顶还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为69万平方米的建筑提供冷气和热气。”能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

2020年5月,西咸新区将“地热能+”多能互补创新成果成功输出河南省郑东新区近2000万平方米建筑。2022年1月,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项目建设取得圆满成功。沣西能源供应站地热能无干扰供热技术目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约2600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项目约1000万平方米,供热效果良好。

据悉,在生态环境效益方面,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综合能源供应站项目以地热能清洁利用为特色,无干扰地热供热和双工况机组供冷均消耗电能,不消耗任何化石燃料。电能主用市政电,光伏耗能为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入能源站,供能源站照明等用电使用。用数据测算,以2000万平方米建筑为例,一个采暖季(四个月)相比燃煤锅炉供热,可代替标准煤约32万吨,减少CO2排放量约86万吨,减少SO2排放量约2720吨,减少氮氧排放物约4990吨,减少粉尘排放量约3070吨。相当于种植712万棵树的全年生态补偿量。

无论是未央区的生态环境议事团、经开区的工地扬尘治理、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的“硬支撑”,还是西咸新区“地热能+”多能互补创新成果,无不彰显着西安市在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全面出击的态度和多管齐下的行动。2023年,西安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年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8天,增幅位列全省第一;优级天数达63天,连续收获66个优良天,刷新了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优级天数和连续优良天数的纪录;PM2.5浓度4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5.9%;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00,同比改善3.7%;在开局不利的形势下,克服重重压力,实现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进位目标。

2024年,西安将聚焦美丽西安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在重点攻坚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深化“三市一区”联防联控,以蓝天保卫战为重点,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