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下一版4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
长三角龙头城市林地管理“绣花功夫”如何精进?
携手共创无POPs的美好未来
深化履约工作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图片新闻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携手共创无POPs的美好未来
20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POPs控制之路
 

◆本报记者牛秋鹏

2004年5月17日,为应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全人类的挑战,《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生效。

作为公约文书制定和首批签约国之一,我国经过20年坚持与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POPs控制之路。

“我国坚决向POPs污染宣战,有力推进POPs控制行动,有效减少POPs环境排放,为全球环境治理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5月17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公约履约经验交流会上说。

有效管控POPs等新污染物环境风险

作为一名公约履约20年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工作协调组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刚告诉记者,我国在常规污染物控制任务繁重的大背景下,毫不放松POPs控制,克服技术缺乏、资金不足等困难,全面完成履约承诺。

——实现了“一个全面淘汰”,成功淘汰29种类POPs,即全面淘汰公约对中国已生效的POPs生产和使用,每年避免了数十万吨POPs的产生和环境排放。

——实现“两个100%提前完成”,即提前完成在用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的100%下线与废弃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的100%环境无害化处置两个公约目标。

——实现“四个下降”,在二噁英类排放相关行业产量或处置量大幅上升的情况下,重点行业烟气二噁英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向大气排放的二噁英总量达峰后呈下降趋势,大气环境中二噁英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一般人群膳食二噁英类平均摄入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指导值且呈下降趋势。

“在过去20年里,我亲历了我国POPs控制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转变。”余刚说。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在向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危害的新污染物治理阶段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开启了我国新污染物治理的新篇章。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对包括POPs在内的新污染物治理作出全面系统安排。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全面淘汰8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生产、加工使用和进出口,包括曾用于生产学生书包、塑胶跑道、儿童玩具等的短链氯化石蜡。

如今,POPs等新污染物治理被全面纳入美丽中国建设蓝图,到2035年,我国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将得到有效管控。

在余刚看来,这些部署不仅将继续深入推进POPs履约工作,而且将在美丽中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POPs等新污染物治理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通过强化POPs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我国钢铁、化工、造纸、建材等十余个行业实现了绿色转型升级。

2021年1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将加强POPs管控和加快POPs替代品开发作为重点任务,逐步限制、淘汰高毒、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和工艺技术,实现生产清洁化和产品绿色化。

“我们将包括POPs在内的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纳入行业责任关怀、绿色制造、绿色标准、ESG等工作体系,推动绿色转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彬表示。

山东省是工业大省,化工企业数量和产能均居全国前列,POPs生产使用量大,全国2.8万吨的六溴环十二烷产能全部在山东省。

“我们强化政策引领资金支持,累计获得了全球环境基金赠款支持约195万美元,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产业行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副省长周立伟表示。

提高POPs控制能力,推进行业绿色发展,离不开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保持打击涉POPs控制违法行为高压态势。

辽宁省副省长李强介绍,针对公约管控物质,辽宁省已对全省35个潜在POPs污染场地开展实地调查、环境监测以及风险评估。

“我们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大力淘汰铁矿石烧结、再生有色金属、废物焚烧等重点行业中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落后产能,对列入省淘汰计划的66个废物焚烧装置全部淘汰。”李强说。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药生产大国。在公约管控的32种类有意生产的POPs中,我国作为农药使用的有19种类,占比近六成,履约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引导企业研发替代产品,鼓励开发低残留、低污染的新型化学农药,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潘文博告诉记者,我国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截至目前,已按计划如期淘汰了19种类公约管控农药,实现了农药用途POPs百分之百淘汰。

深度参与全球POPs控制

淘汰和削减POPs是世界各国面临的环境治理难题,公约对管控POPs工作至关重要,为全球各国制定明智的决策和谨慎的风险管理铺平了道路。20年来,我国严格履行公约各项义务,深度参与全球POPs控制。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