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版 观点

观点广场

《中国环境报》(2025年05月07日 第003版)

  别让路边洗车点成为移动污染源

 笔者经常在路边见到简易洗车摊点,以“一辆小汽车、一台空气泵和内装一吨水”的配置,在小区门口等地招揽洗车生意。这种简易的操作方式虽然降低了成本,给车主带来了方便,却让含有油污、残留化学物质的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带来了污染问题。

  笔者认为,应当重视城市中洗车摊点散乱无序的现状,对其加强疏导。可以在城市中统筹规划便民洗车点,结合社区布局,在居民区、商业区周边合理设置公益性或低收费的自助洗车区,统一配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既满足群众需求,又避免污水直排。同时,鼓励技术创新,开发适用简易洗车的微型循环水处理装置,集成隔油、沉淀、过滤功能,确保污水得到妥善处置。对于正规洗车店,也要鼓励其采用节水设备降低成本。相关部门可对符合要求的洗车点适当给予水电费补贴,形成环保者受益的良性机制,引导消费者选择规范的洗车点,用市场选择推动行业绿色转型。——范士纯

  智能收集解决小型医疗机构医废处置难题

  为解决小型卫生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问题,广东省惠州市安装了一批医疗废物智能收集柜,开展了废物智能收集试点工作。卫生医疗机构通过手机预约,确定医疗废物投送时间和地点,到达现场后,扫描二维码,打开收集柜门即可投放。收集柜会根据投放的废物种类、重量等自动生成台账,并推送给管理部门,形成闭环管理。这种“一键下单、全程溯源”的模式,明显提高了管理效率。

  小型卫生医疗机构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和大型医院产生的医废在种类上没有本质差别,只是总量小,结构比例有所不同,如果收集、转运不到位,也可能产生很多隐患。因此,小型卫生医疗机构的医废管理不能被遗忘,特别是对位于人口密集区域的小型卫生医疗机构更要严加监管。但让每个小型卫生医疗机构都设立规范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实际上也是很大的浪费,运行效果也难以保证。惠州市另辟蹊径,建设共享设施,只要确保流通网络畅通,医疗废物就能实现收得到、送得走。

  医疗废物无小事。惠州市还可对平台台账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小型卫生医疗机构正常的产废水平,并统计发现投放量畸高或畸低的机构,通过上门调查、走访,帮助其提高规范管理能力。这样,搭建的公共平台既具有服务功能,也可拓展监管手段,确保小型卫生医疗机构产生的医废应收尽收、安全转运。——钱纯 章功铭

  从政府机关食堂开门迎客说开去

  “五一”期间,湖北省赤壁市政府机关食堂对外开放,吸引很多游客前来尝鲜打卡,只需花费18元就可以在赤壁鱼糕、麻辣小龙虾、藕带、辣椒炒肉等18个菜中任选5个菜,还可以喝上免费的汤、茶水等。在重庆荣昌,游客在政府食堂门口排起长队,连食堂里的饭碗都不够用了。如今,政府食堂也成了城市旅游的新名片,传递出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什么叫以诚相待?什么叫热情好客?无需多言,一顿饭就能深有体会。

  要用小事成大业。抓“文旅”、促发展的民生小举动,不只有政府机关食堂假日期间开门迎客,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地方政府去努力为之,比如,开放公共运动场所,加开或延长公交线路,停车场免费向游客开放等。事情虽然不大,但可以彰显出政府的亲民情怀,折射出其治理思维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转变。政府机关食堂开门迎客只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缩影。只要用心,在很多其他领域,政府都可以利用小举动撬动大产业、成就大事业,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力。——李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