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小雨 北京报道 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中广核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近日突破1万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核电基地。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1/4,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
矗立在广东省深圳市的大亚湾核电站于1994年商运投产,是我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在其基础上又陆续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一期、岭澳核电站二期4台机组,大亚湾核电基地形成总装机容量超600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集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压水堆核电基地之一。
大亚湾核电基地始终以“核安全生命线”为根基。截至目前,大亚湾核电基地已累计安全运行超过135堆年,2024年衡量核电运营水平的WANO(世界核营运者协会)指标达86.1%。据测算,大亚湾核电基地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超过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8.2亿吨。
“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31年,我们在其30年大修改造中,实施近200项技术改进,超50项技术创新,机组核安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核电)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六一透露,改造后的两台机组每天可多提供清洁电力超200万千瓦时。
在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改造方面,大亚湾核电将核电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组装式模拟控制系统改造为国产全数字一体化控制系统,核电机组自动化控制水平和本质安全得到显著提升,在一次并网成功后,此系统始终保持“零缺陷”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大亚湾核电推动AI技术与核电业务深度融合。大亚湾核电已实现DeepSeek模型本地化部署,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上线大修关键路径分析等3项AI智能体应用,助力核电站安全运行和管理效率提升;利用AI视频分析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人员行为智能监控、反应堆水池防异物实时监测、盖板打开状态预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