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生态环境局以“监管与服务并重”为核心,通过执法理念转变、执法方式优化和执法机制深化,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在守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执法理念上,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将“说理式”工作法贯穿监管全流程,构建“执法前宣传引导、执法中释法说理、执法后整改闭环”的全周期服务模式。今年以来,实地调研走访企业7家(次),开展政策法规宣讲,推动企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自治”。此外,在执法过程中重点指导企业排查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固危废贮存处置等情况,累计检查企业359家(次),问题发现率63.5%,整改完成率实现100%。同时,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创新推出“一案双书”制度,即每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同步“定制”一份整改建议书,为企业量身定制整改路径,避免一罚了之,防止问题反弹。
在执法方式上,顺义区生态环境局依托“执法+科技”模式,依托餐饮油烟浓度在线监测、加油站在线监测、企业用电量监控平台,今年已完成1779家(次)非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率63.9%,同比提升30.3%。同时,深化部门联动,顺义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公安、城管、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35次,重点整治重型柴油车、资源化处置场、畜禽养殖等领域的环境问题。
针对轻微违法行为,顺义区生态环境局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机制,确保环境监管不缺位不越位。针对新版《北京市生态环境领域不予处罚事项清单》组织专项学习,提升执法人员精准甄别违法行为的能力。对符合立案条件不予行政处罚的企业以教育整改为主,最大限度降低执法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今年已对12家企业免予行政处罚,减免金额63万元。夏莉 梁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