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双瑾 报道 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西安市秦岭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30年,重要水功能区水质全部达标,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到2035年,基本实现水资源保护利用现代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规划》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为核心,以保护秦岭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质量,建设人水和谐美丽秦岭为目标,坚决打好秦岭碧水保卫战,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保障秦岭水质稳定达标,全面保护秦岭水资源,为西安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秦岭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实施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为此,西安市将加强组织协调,落实责任分工,实行统一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加快推动秦岭水资源保护综合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法规体系。开展秦岭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及水质达标、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等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政府领导综合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并建立奖惩制度,切实提高水资源保护的社会管理水平。加大科研力度,强化技术支撑。西安将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加强应用技术研发,努力开展水质、水量、水生态协同控制技术研究,探索和建立水资源保护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构筑开放式人才体系,加强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队伍,为秦岭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凝聚社会力量,动员各界人士参与秦岭水资源保护与建设,开展争创最美秦岭河湖卫士和清洁示范峪道建设活动,推进公众参与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听证工作,使保护秦岭水资源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