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
彩云湖畔,风光旖旎,跑步健身的人群络绎不绝,来往游人喜笑颜开。近年来,重庆市九龙坡区锚定“两区两地两城”奋斗目标,以“美丽生态城”建设为抓手,通过创新机制、科技赋能、系统治理,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标杆区域之一。
作为重庆城区主要供水地之一,长江和尚山国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九龙坡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排名重庆中心城区“双第一”。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九龙坡区对“一山四水五廊多园”生态格局的精心构筑。
在民主村城市更新过程中,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城管、商管、物管、智管、网管“五管协同”,推动片区生态环境及人居整体改善,解决了一批居民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环境问题。
作为全国唯一的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和智慧执法“双试点”单位,九龙坡区还打造了重庆市首个“数字生态大脑”,实现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共享与跨部门协同治理。平台通过智能分析指导企业绿色转型,其中天泰铝业通过节能改造年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彰显了科技治污的精准高效。
此外,九龙坡区创新“常委包案”机制,由区委常委牵头整改突出环境问题。位于西彭镇的狮子咀弃渣场堰塞湖隐患通过生态修复和智能监管系统得到根治,并纳入“工程渣土治理利用”试点。
如今,九龙坡区已制定清晰目标:2025年长江水质稳定Ⅱ类,黑臭水体全面清零;202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3天以上;2027年力争建成国家级生态工业园。
美丽生态城建设,不仅是环境治理,更是发展方式的转型。九龙坡区的实践表明,生态治理需统筹“治标”与“治本”、“保护”与“发展”。随着智慧监管的深化、低碳产业的培育,九龙坡区有望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范例,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九龙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