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顺义区生态环境局通过帮助企业深入解读《北京市企业和项目绿色绩效评价指南(试行)》,引导全区企业积极开展评价、公示和报备工作,一批企业率先入选“北京绿色企业库”。其中,延锋海纳川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家入库的企业。
“我们还通过推广同行业碳排放控制优秀经验案例,鼓励和指导企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2024年有两个低碳技术试点项目入选了‘北京绿色项目库’。”顺义区生态环境局污染源管理科负责人王慧介绍说。
顺义区作为北京高端制造业大区,“十四五”以来,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方面持续发力,全区共有21家企业实施了23个绿色化技改项目,企业通过技改进一步达到减排、节水、节电的目的。目前,顺义区拥有北京现代、康仁堂等1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首钢冷轧、曲美家居等3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与此同时,顺义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迈入系统化阶段。编制完成区(县)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生物多样性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4年初,记录物种1200余种。在汉石桥湿地监测到震旦鸦雀、黑鹳等多种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猎隼和黑鹳,以及入选“北京市水生态健康等级指示物种”的鳑鲏、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锈红粉褶菌等频频现身顺义。
从砂石遍地的工业重镇到鸟语花香的生态新城,随着“三制联动”体系持续深化,顺义区用绿色动能助推高质量发展,为超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