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美丽中国

构建“水域—沼泽—草地—林地”复合生态系统

谷城湿地连续十年见金雕

《中国环境报》(2025年08月05日 第004版)

  本报讯 蔚蓝的天空中,一只翼展近2.5米的金雕舒展双翅,一声清越的啼鸣划破天际——这是湖北省襄阳市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第10年记录到这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身影,这样的纪录已连续了10年。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工作人员近日在日常巡逻时,用专业相机清晰捕捉到这只体长约1米、头腹羽毛呈标志性金黄色的猛禽。

  作为鹰科雕属的大型猛禽,金雕被称作“空中王者”,被纳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兼具极高的生态科研价值与物种指示意义。其连续10年稳定现身,成为衡量湿地生态质量的“活指标”。

  据了解,谷城汉江湿地总面积达2133.6公顷,湿地率51.64%。近10年来,当地持续投入资金,相继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生态效益补偿、珍稀鸟类栖息地修复等重点项目,让湿地生态系统持续向好。

  “从退化湿地到候鸟乐园,关键在坚持生态优先。”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水域—沼泽—草地—林地”复合生态系统,谷城汉江湿地不仅涵养了水源,更形成了完整的食物链,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与安全的栖息环境。如今,这里已成为众多珍稀鸟类的家园。

  目前,谷城汉江湿地已观测到水鸟125种。每年迁徙季,成群的候鸟在此停歇、越冬,构成汉江畔灵动的生态图景。李丹